日前,河源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广东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成为河源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这也意味着,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民生帮扶显成效:2015至2016年,深圳共在对口帮扶民生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河源市人民医院的建设,同时安排北大深圳医院对口帮扶河源市人民医院创三甲。
11月14日、15日,广东省卫计委组织评审专家组对河源市人民医院进行现场评审,7位省评审专家分成管理、医疗、药事、院感、护理等多个小组,深入到医院各个相应的科室和部门,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访谈、个案追踪、系统追踪、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医院的基本情况、资源配置、设备管理、医疗服务、安全保障、科研成果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评审检查。
在现场评审反馈会上,评审组的专家们分组逐项反馈了检查情况,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冠贤当场宣布该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
创建三甲医院,来之不易的成绩也有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一份贡献。据介绍,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推动两市卫计部门签订《深圳-河源卫计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并在2015年、2016年的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民生资金中,共安排3000万元支持河源市人民医院的建设。与此同时,动员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在优势学科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深圳市卫计委指派北大深圳医院对口帮扶河源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组织签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结对帮扶河源市人民医院协议书》,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促进河源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技术力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到2016年底基本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学科、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
根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结对帮扶河源市人民医院协议书》:
1、北大深圳医院协助河源市人民医院创建一至二个重点学科,着重加大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对创建过程中科室的资料准备、业务开展等进行指导。
2、北大深圳医院定期派出专家到河源市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骨干技术人员带教等工作,协助河源市人民医院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
3、北大深圳医院协助指导河源市人民医院申报国家全科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并协助推动全科医学发展。
两家医院的干部、专家进行多次交流,河源市人民医院多次赴北大深圳医院参观学习,北大深圳医院亦多次指派专家到河源市人民医院指导创三甲工作。北大深圳医院营养科的医生张明,就驻扎在河源市人民医院,负责组建河源市人民医院营养科。
【读特新闻+】
河源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医院)
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瑞士巴差色教会创办的仁济医院,是河源市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和预防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该医院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共建的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协同医院,国家标准爱婴医院。2015年10月成为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医院。
医院占地总面积13万平方米,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8.7万平方米,2009年4月投入使用,目前开放床位720张;二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底建成并使用,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全面开放使用后,总床位数将达1500张。(资料来源:河源市人民医院)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