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奔赴基层一线,但却一直在与疫情战斗。他们与时间赛跑,用数据精准“制导”,为一线提供辅助。作为其中一员,陈帮泰的任务是带领科室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区春节前后人口迁徙规律进行分析,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月25日,陈帮泰自驾16个小时从1115公里外的安徽老家赶回深圳。顾不上浑身疲惫,这名85后小伙立即召集科室同事,利用网格采集登记数据和运营商提供的手机信令数据,对全区各街道人口年龄、性别、籍贯等分布情况以及2018、2019年全区春节期间人口迁徙情况进行了科学细致分析。不到两天时间,就拿出了《疫情相关人口情况分析报告》《“春运四十天”人口迁徙规律分析报告》,提出了7条结论或工作建议,为领导决策和基层战疫提供了数据参考。
随后,陈帮泰组织科室同事深入攻关,先后推出了“实时人口大数据”监测系统和“掌上天眼—疫情防控视频专题”,实现对全区人口规模的准实时测算和交通场站、高速路口等重点区域高清视频资源的整合调度。同时,依托龙岗区时空信息平台发布“疫情防控专题图层”,对疫情防控重点区域来源地人口的精准定位,为街道、社区开展核查提供帮助。
随着返深高峰到来,疫情防控压力加大,各级各部门加强预判,不断强化防控举措。2月初,陈帮泰和他的同事们接到了一个极富挑战的紧急任务——在一周时间内,协调对接辖区市民通过“i深圳”自主申报以及网格、社康、公安、交通卡口等渠道采集的各类重要数据台账,实现数据“多头输入、一孔输出”,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精确制导”。
“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各方数据统计项目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市民重复申报、错误填报难以避免。”陈帮泰说,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去掉重复数据、如何核验申报数据的准确性等等一系列可以预知的难题,摆在他和同事们面前。深知任务难度的局领导半开玩笑地说:“体现数据科真正实力的时候到了。”陈帮泰没有犹豫,只回答道:“任重道远,使命必达!”
为了给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带着“必达”的使命,陈帮泰带领科室一帮人与时间开始赛跑:白天,他们一起开会,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数据,研究数据清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晚上,他们继续加班,开始对当日生成的新数据进行清洗、核验。而且,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等原因,绝大部分数据只能通过人工核验。
陈帮泰发动全科室同事一齐上阵,饿了吃个汉堡包,困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爬起来又继续干……平均每人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而陈帮泰作为数据汇总把关的最后一道关卡,是科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就这样,陈帮泰和他的同事仅用了4天就完成了对123万条存量数据的核验分析、归类,并且之后每天新增的数据“不过夜”,确保有用的数据“必达”基层一线。“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基层一线的同事提供一点帮助,能减轻一点他们的负担,那我们累一点,也值啦!”陈帮泰如是说。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