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日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团市委、团区委关于组建青年突击队的工作部署,大浪街道团工委火速响应,面向辖区18-45岁青年发布疫情联防联控青年突击队招募令。
原本在家轻松宅的大浪热血青年纷纷闻令而动、令召即行,经个人行踪审查、培训筛选、实践打磨后,目前队员稳定在90人左右。
青年突击队,是大浪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万能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24小时检测、居家隔离服务、企业复工资料审核等防疫工作阵线中,到处活跃着“蓝马甲”的身影,用实际行动筑起了防疫青春长城。
我们的口号是:
家园“守门人”:身前是未知的危险,身后是我的家。
一个个全天候疫情防控检测点,
筑起了一道道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请停、问询、测温、登记、放行……
每位驻守检测点的大浪青年突击队员都已经熟练成了本能反应。
深夜,彭正曦在检测点坚守
华南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彭正曦是龙胜社区检测点的“熟客”了。
他妈妈是龙胜社区工作人员,目睹了妈妈和她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奔忙后,在家等待开学的彭正曦觉得,该走出家门做点什么了。
“真挺累的,刚开始一天站下来腿都哆嗦,也有些担心害怕,但不能退啊,我背后是生我养我的家,后来慢慢就习惯了”,这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笑道,“都说现在换成90后守护世界,但其实我们00后也长大了”。
网格“帮帮团”:你服务居民,我服务你。
网格员是连接工作站和居民的神经线,
战“疫”期间工作量倍增,
于是,网格“帮帮团”应运而生。
上岗期间每位队员“粘”住一名网格员,
随时配合对方的指令要求,
代买、跑腿、登记、发卡、动员、核查……
队员和网格员配合无间,
成了“战线”上的最佳拍档。
贺福娥协助网格员为居家隔离人员做好服务
贺福娥是队里的资深“帮帮团”,参队以来服务一次不落。
本职工作是财务主管的她特别耐心细致,和她搭档的网格员纷纷好评。
参加服务,贺福娥最大的感受是:“社区工作人员真的不容易,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秩序背后,是他们在默默辛勤付出,以后有空,我要多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企业复工“助攻手”:不畏艰辛,携手推进核查效率。
防疫工作紧张有序开展的同时,
企业复工资料审核也在紧锣密鼓推进。6000余家企业的复工申请雪花般纷飞而来,
接收资料的邮箱一度瘫痪,
资料整理、汇总的任务重、急、繁,
社区向青年突击队发起了支援申请,
每位队员要提供至少固定一周的服务。
“数据分析我在行,我来。”
“我可以天天都去帮忙。”
队员纷纷请缨,
就这样,
企业复工资料审核的“助攻手”成形了。
王子奇在同胜工作站协助整理复工资料。
为激发队员的参与热情,青年突击队每周汇总队员服务时数,打出了“英雄榜”。
目前稳坐“英雄榜”头号交椅的王子奇就是名“助攻手”。
跟上班一样,王子奇每天准时到同胜社区工作站报到,马上投入浩如烟海的复工资料审核中,中午草草吃饭就继续工作。
“在这里‘上班’久了,都忘了自己原本是做什么的了。”王子奇调侃道。
“深夜食堂”:暖胃,更暖心。
二月的深圳春寒料峭,
深夜寒风中坚守检测岗位的身影让突击队员们敬佩、感动,也心疼。
在队员们的热心建议和踊跃参与下,
“深夜食堂”开张了,
一壶壶热辣辣的平安姜茶,
一份份香甜可口的暖心充饥零食,
源源不断递送到各个检测点深夜值守人员手中。
截至目前,“深夜食堂”已经送出了近600壶姜茶、近200份炒米粉。
蔡咏在灶间忙碌,蔡咏妻子打包刚出炉的米粉,要趁热送到一线去。
新入队的蔡咏经营着一家湘菜馆,得知“深夜食堂”之后,他琢磨着,可以给大家换个口味,于是最近,一线人员吃上了香喷喷的炒米粉。
“疫”线温情:温暖,一直在。
2 月 14 日浪漫情人节到来之际,经营花店的队员郑纯霞捐赠了100 支玫瑰花,请队员们分头递送到各个防疫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手里,为大家加油鼓劲。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会踩着五彩云霞到来,更多时候英雄是默默守护在我们身边的人。”
郑纯霞表示:“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希望可以用一朵花传达我们对防疫英雄的敬意和爱意。”
同胜社区工作站的廖锦春、邓颂儿是一对夫妻,疫情期间,他们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夫妻双双冲在一线。
廖锦春收到玫瑰后非常惊喜,他连连感谢青年突击队的关怀。
“差点忘记了今天是情人节,什么都还没准备,这花回家就送给她。”说到这,廖锦春不仅有点儿害羞:“ 不过她应该也忙得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但这份心意她肯定喜欢。”
大浪热血青年,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逆行的青春力量,
如同炬火般燃烧,
齐力战疫!
见习编辑 邹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