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假“日光盘” 突查中介“猫腻”

记者 何泳
2016-11-18 16:34
摘要

首批房源售罄、首次开盘逆市热销、地产项目配套名校……这些信息是否真实?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迅速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围绕自身职责,上下联动,突出重点,积...

首批房源售罄、首次开盘逆市热销、地产项目配套名校……这些信息是否真实?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迅速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围绕自身职责,上下联动,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突查20个在售楼盘立案28宗

9月,针对市场热议的侨城尚寓出售15万元/平方米天价6平方米“鸽子笼”事件,深圳市规划国土委认定侨城尚寓11套6平方米左右的极小公寓涉嫌违法改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南山局也介入调查。经查实,“6平米精装极小户”、 “中国空前 深圳绝版”这两句广告词,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南山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上述违法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人民币60万元。

紧随而至,一系列房地产市场整治行动展开了。

高规格成立房地产市场整治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市政府房地产调控新政的相关要求,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两次召开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工作会议,制订了工作方案,成立由陈彪副市长挂帅担任组长的房地产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开展对房地产相关企业的规范登记、准入及清理以及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工作。

高效率查处房地产企业违法行为。在市政府相关措施出台之前,该委执法部门已主动出击,分别于9月22日、9月27日、10月2日对深圳多个知名在售楼盘进行执法检查。“深八条”调控政策出台后,该委又制定房地产违法查处工作指引,统一全委在执法办案中案件的定性及处罚标准,并由市市场稽查局于10月13日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房地产市场违法专项整治统一执法行动。这次行动共派出12个检查组,分别对位于深圳10个辖区的20个在售楼盘进行了突击检查。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前海东岸售楼处。根据现场证据,前海东岸预售许可证审批的可售房源为910套,开盘当天仅售出140套,不足2成,而对外宣传“开盘当天,2小时劲销9成”,存在人为制造火爆假象、变相推高房价等行为。

随后,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华业玫瑰四季。经查,该楼盘开盘当天实际售出165套房源,与对外宣传的“开盘当日售出300余套房源”不符。另外,该楼盘预售许可证审批的可售房源为814套,但开盘当日只推出360套,涉嫌捂盘惜售,通过延迟销售牟利。

截至10月20日,该委共立案28宗,有力打击了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目前,为期3个月的房地产行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仍在进行中。

突查42家房地产中介及关联企业

中原、链家、美联、Q房网、世华、家家顺、招商置业……这些房地产中介机构遍布深圳大街小巷,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中介机构在交易中是否存在“猫腻”?10月27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市场稽查局组织针对房地产中介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突击检查42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

10月27日,由市稽查局市场稽查处及全市10个辖区局的执法人员组成13个检查组,突击检查了世联地产及其旗下的世联小贷和世联集金,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一家P2P企业,从事房地产经纪服务的中原、链家、美联、Q房网、世华、家家顺、招商置业、永安、新地中央、万福、幸福万家、U房、龙岐等42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

检查发现,中原地产、家家顺、世华地产的部分门店,现场无法提供业主委托销售协议、明码标价不规范;美联物业涉嫌利用格式条款,侵害客户权益等违法行为。下一步,执法部门将继续跟进调查,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此次行动查处的另一个重点是房地产金融。执法人员发现某企业是提供房地产贷款的一个互联网P2P平台,涉嫌构成“首付贷”,属于相关部门禁止的违规行为。市稽查局正进一步核实。

目前,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正高标准规范指导房地产市场行为。一是扩大房地产广告监测范围,加强房地产广告监测力度,并通过电话、12315咨询系统以及广告发布咨询QQ群等方式,加强对房地产广告发布的指导。一个月来,共监测房地产广告9395条次,发现并督促整改房地产违法广告218条次,转交执法部门查处的违法房地产广告线索共14条。二是积极组织专家对常见的相关房地产合同格式条款进行逐一点评,形成最终的评审意见,进一步指导各执法单位查处格式合同违法行为,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 桂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