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湖北省委书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应勇主持召开指挥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新闻舆论工作。应勇指出,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善听智行,对照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及时补足短板、改进工作。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重申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大有深意。
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如果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不能第一时间占领舆论高地,那么小道消息、网络谣言就会兴风作浪,引发舆情“次生灾害”,不仅会误导公众、引起恐慌,也会对防控工作形成巨大干扰。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正因如此,应勇强调,要继续开好新闻发布会,用好权威平台,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决不能让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满世界跑。确实,与病毒同样可怕的是谣言,谣言本身也是一种“病毒”。只有密切关注舆情动向,统筹网上网下,一体推进疫情防控、舆情管理和社情反映工作,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权威报道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信息对称、疫情透明,才能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关切,最大限度压缩谣言生存空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并不是不中听的就是谣言,有些传言只是尚待进一步证实的真相,是对政府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预警提醒,对此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而舆论监督更是直指问题,是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药引子”,哪怕是群众在真相不明时发出的一些过激、偏颇的批评,背后都有着民意的托付和期待,尤须珍视、及时回应。重视和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将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的一条通路,正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题中之义,也是重要方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是公众还是官员,都应该有意识地提升媒介素养。
对于公众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媒介信息,不能“照单全收”“偏听偏信”,要增强选择、理解、质疑、思辨的反应能力。对于那些面目可疑的,多花点时间,在互联网的“无影灯”下照照,是不是谣言多半可以辨识出来。
对于官员来说,善听智行更应成为一种基本素养,对舆论监督要有承受力,要习惯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可以说,重视媒体、尊重媒体、善待媒体,善于同媒体打交道,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勇于接受监督,我们才不会懈怠;只有勇于接受批评,工作才能不断进取。”在此意义上,做好疫情防控新闻舆论工作,也是必须打好打赢的一场硬仗。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