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炫酷!“钢铁侠”康复机器人来了高交会
记者 邹媛
2016-11-17 17:06

320451082490438035

高约2米、从上至下有4个机械手……站上这形似“钢铁侠”的智能机械装置后,偏瘫患者便能如正常人一样迈步行走——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由深圳市博士后科创促进会,在高交会上展出的全身多功能型康复机器人,它集机械、信息等科技为一体的装置,通过感知“主人”的运动状态进行信息采集,主动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式,来实现早期偏瘫患者全面智能康复。

国内康复市场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应用,可创造1.7万亿美元到4.5万亿美元的产值。而同时,目前我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到2万人,增加机器人来协作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可大大减少供需矛盾。

“未来3—5年,康复机器人和医用机器人的使用率,会迅速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广东铭凯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CEO王春宝告诉记者,我国的偏瘫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数量较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传统的康复训练以治疗师手工训练为主,治疗负担重且可重复性差。

王春宝表示,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偏瘫患者康复需要长期而综合的训练,主要包括重心侧重训练、蹲起训练以及步态训练。这款由他们自主研发的康复机器人集成了多种传感器、电机、高速数据采集芯片等,可以精确模拟出实际生活中的力学场景,模拟治疗师手法,协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协调方式,实现患者自主训练。

“让机器模拟康复治疗师的反复助力动作,主要难点就在于力反馈。”王春宝表示,康复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识别患者自身力量强度,进行计算处理,并提供一个相对应的助力,帮助患者完成一次动作。

针对偏瘫患者踝关节的康复需求,填补临床相关领域的空白,王春宝还研发了踝关节机器人,能够结合虚拟环境引导、机器人反馈,利用患者健侧运动信息带动患侧,融合机电信号采集和电刺激理疗技术,将患者的自主意念与被动训练有机结合。未来,还将建立患者数据库,以此来进行训练定量评价体系及量化评价标准,更好的帮患者进行恢复治疗。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