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部署要求,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开展对企业的疫情防护、复工复产监管、指导和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 13 家已投产企业实现复产,并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这些企业究竟如何做到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呢?日前,深晚记者对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内已复产企业——应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严防控:"双证"上岗 上下班测体温
据介绍,应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石英晶体谐振器、振荡器,广泛应用于 GPS、卫星通信、遥控移动设备等。目前,该公司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了生产工作中。"请消毒""请配合测量体温""请填写登记表"是进入该公司必经程序。"园区人员还需要出示‘防疫期间通行证’才能进入。"应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经理李洪海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实行"上岗证""防疫期间通行证"双证防控制度,员工每天上下班都需要测量体温。此外,该公司每天会多次对生产车间、员工宿舍、食堂等区域进行消毒,做到园区消杀不留死角。对于外地返深员工,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实行"一人一档"制,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降风险:园区常消杀 一人建一档
此外,该公司每天会多次对生产车间、员工宿舍、食堂等区域进行消毒,做到园区消杀不留死角。对于外地返深员工,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实行"一人一档"制,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物资配套方面,李洪海表示,目前公司储备的消毒液、酒精、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资充足,并且还在持续购入。
暖人心:减免餐费 发放交通补助
为激励公司员工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来,应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 2 月 17 日前报到的员工,每人发放 600 元交通补助。此外,公司还为春节假期留厂员工每人每天发放 150 元补助。
在该公司员工食堂,打饭窗口前整齐摆放着的饭盒上还贴有着使用者的名字。李洪海透露,疫情期间,员工可以在食堂免费享用一日三餐,但是需要自带饭盒到饭堂打饭后回宿舍食用。此外,每三天,公司还会为员工发放一次橙子、香蕉等水果,为员工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我们会逐步落实防御隔离制度,让其余员工尽快投入到生产中来。"李洪海表示,目前企业的产能已经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三分之一,预计到今年三月底,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
截至目前,深汕合作区已经投产并恢复生产的企业有 13 家,一批企业也正同步在加紧"备战"复产,接下来,全区将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稳步有序复工复产,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全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