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越来越接地气了!在5号展馆中国科学院专馆里,除了相关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尖端技术齐亮相以外,众多灵活小巧、“身怀绝技”的机器人在热烈的互动和展示中,给参观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亮相的这些机器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更“亲民”了。这些造型各异、功能齐备的机器人不再是实验室里的一个个主角,而是紧密贴合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结合现代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应用服务终端,跟百姓生活结合得越来越来密切了。
机器人“服务”范围广
不同于以往机器人专攻的“高大上”领域,在这届高交会上,机器人更看重对市民的服务项目。记者绕馆一圈发现,除了早两年比较火爆的餐厅服务机器人以外,咨询及礼仪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等多个新的职能机器人纷纷亮相。
深圳前海小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贴合市民需求的机器人十分受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该公司重点推出的咨询服务机器人“门童”为例,它利用生物识别系统,对客户实行精准作出大数据综合运用,能够帮助客户解决公司运营出现的各项难点。“‘门童’一推出,就收到很多商业场所的订单”。
同样受到热烈欢迎的还有一款智能早教机器人,这款外型小巧、长相呆萌的机器人,不仅可以和小朋友进行肢体触摸互动,还能给孩子讲千篇故事和儿歌,帮助孩子早教学习。场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个小个子机器人,高交会第一天它就接到一名意大利客户下的2万个订单了”!
机器人对市民服务范围的拓展,也对一些“资深”机器人带来一定的影响,餐厅服务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欧铠送餐机器人已经连续三年参展高交会了,公司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两三年前的火爆,现在送餐机器人的销量明显下滑,原来一年能有400多台的销量,现在一年只有100多台的销量,售价也从原来的6、7万元调整到3、4万元。
积极渗透细分领域
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深圳的机器人产业不仅越来越贴合百姓生活,在不少行业细分领域也是积极渗透甚至领先全球。
高交会上展出的扫地机器人、拓野机器人以及全球第一个医疗机器人等,都是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取得行业领先的科研成果。
展馆一台小坦克机器人十分抓人眼球,让参观者更为惊讶的是,这台小坦克 竟然是全球第一个激光灭蚊机器人,它能够使用激光炮消灭蚊虫。
研发这台激光灭蚊机器人的是深圳镭神智能公司,公司市场部经理肖宇告诉记者,该灭蚊机器人可以从复杂的环境背景下对微小的多种目标,如蚊子、苍蝇、蝗虫、蟑螂等进行主动式的探测、识别、动态跟踪、锁定,然后进行持续打击直至目标被彻底消灭。“这个技术的核心是动态跟踪,公司用了一年时间研发出来,目前在等工程机定型,预计明年春节后推出市场。”
一直以来,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突破成为制约国产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在服务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中,激光雷达则是导航、定位、避障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传感部件。为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一些企业开始从激光雷达领域着手开启国产化进程。
肖宇表示,虽然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在不少领域、尤其是特种机器人方面,我国的研发成果已在引领行业发展。“这些成效与国家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机器人产业将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