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警察都有自己的故事,即将退休的警察更是如此,他们平凡却不平淡,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忠诚、担当的本色。胡青公是深圳市戒毒所管教科二级警长,今年3月份即将退休,熟悉他的人都叫他一声“老胡”。春节期间,他原本计划休个年假,回单位后就过不久该办退休手续了。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留下和战友们并肩战斗,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胡青公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义不容辞。”
2月1日,根据上级要求,我市监管场所全部实施封闭式管理,分三批作业:上班、单位隔离、在家休息,每15天轮换一次。为保证监区安全,深圳市戒毒所封闭管理期间并没有压缩执勤岗位,也就是说,由1/3的警力承担整个监区正常运作的所有工作,工作压力和强度较平常更重。
老胡抽了个“幸运签”,先上备勤班,然后回单位24小时集中驻守。老胡急了:“那不行,等排到我上班,我退休证都下来了。我得先把班上了!如果组织需要,我还可以继续干!”老胡坚持换到了第一批上班,“站好最后一岗,义不容辞。”老胡如是说。
领导同意了老胡的请战,他立即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当前,我这个老党员不能开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老胡说。
胡青公在值班。
“坚决完成任务,不折不扣!”
老胡的岗位在监区窗口,负责进出监区人员、车辆的查验、登记和放行,以及值班公文收发等工作。疫情时期,这个岗位显得尤为重要,是监区内外的直接防线、最后关口,容不得半点疏漏。
“坚决完成任务,不折不扣!”老胡立下了军令状。他一丝不苟地对进入监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对进入监区的送菜车、垃圾运送车进行检查、消毒,还要查收总值班文件。
“每个班次都是24小时值班,所有人进出都得查验一番。”老胡说,一天下来,忙碌又充实。这样的班次,每三天一次,从大年初三至今,老胡已经轮值了7个通宵,领导劝老胡注意身体,他嘿嘿一笑“没事儿,我还能干。”
“继续为社会做些事,心里踏实。”
据悉,胡青公1960年出生,1983年入警,自1989年12月从浙江公安调到深圳市第一看守所工作以来,先后任管教、副教导员、科长、副所长等职务。2007年8月,老胡转任警长后调到市戒毒所工作,主持心理戒毒工作至今。他“持证上岗”,自主编制心理课件和课程,大受欢迎。多年来,老胡多次被评为市公安局优秀党员、优秀民警,先后获授深圳警务孺子牛铜质与金质荣誉奖章。
老胡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有三大爱好。其一爱写毛笔字,闲来无事,老胡喜欢给大家写写对联,还组织了所内的书法兴趣小组,创作了不少戒毒的励志笔墨鼓励他的“学生们”。其二喜“说教”,老胡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社会上无偿帮助问题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训练,至今已帮助多名不能适应学习、工作或者有吸毒行为的青少年回归正途。其三喜“爬山”,周末或轮休的时候,老胡经常组织所里的年轻人一起爬山。“梧桐山、羊台山……这些我们都去爬过,我们自己带着干粮,组成驴友团。”老胡说。
“继续为社会做些事,心里踏实。”问及退休后的打算,老胡说,“正好趁着有时间,我把手头的课件资料整理整理,也算是给后来同志的一些参考吧。这么多年的生活积累和阅历,不能浪费,我还想继续讲课,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