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趋向更为谨慎 A股具备较高“风险收益比”

记者 上官文复
2016-11-16 05:16
摘要

上周国内陆续发布10月进出口、CPI、PPI以及信贷数据。受低基数因素影响,10月我国CPI数据继续小幅回升,同比增速录得2.1%。10月PPI大幅反弹至1.2%,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反...

上周国内陆续发布10月进出口、CPI、PPI以及信贷数据。受低基数因素影响,10月我国CPI数据继续小幅回升,同比增速录得2.1%,其中食品项同比上涨3.7%,非食品项同比增速为1.7%。10月PPI大幅反弹至1.2%,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反弹是PPI回升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出炉。从这份报告可看出:央行对经济企稳已经有较强的认知;14天、28天逆回购的确意在控制短期限资金融通规模;当前的通胀情况不再构成货币宽松的理由。尽管包括央行在内的高层对经济企稳有所认识,高频的住房销售、燃煤数据则出现明显走弱,暗示着当前经济景气可能过了短期的高点。10月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大幅降低,也对后续经济短期走弱提供了旁证。

海外方面,上周经济层面主要变化在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和围绕美国大选结果的猜想。美联储12月加息悬念,目前来看变得越来越少了。联储副主席StanleyFischer在美国总统大选后,就表示接下来有很大可能将加息。特朗普确定上台后,利率加速走低的局面将发生改变。按照竞选时的承诺,特朗普对当前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满意,他更愿意加大财政支出,发展基础设施。对于利率上行,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结合各大类资产市场的状态,总体保持较上周更谨慎的态度。A股市场趋势还在,但去理解它和它的可持续性,却找不到好的逻辑。这种心态下的上涨,可预测性、可把握性会明显下降。港股短期受制于人民币汇率与外资避险撤退,但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消除,中国经济企稳以及A股近期上涨,可能对港股构成支撑。海外各种因素的变化对A股的冲击,主要是美元指数大幅走强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但在国内市场,在岸汇率市场的交易量由升转降,反映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有所好转。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小组认为,无论从央行三季度货币报告,还是特朗普计划加大财政刺激的政策倾向来看,未来存在通胀预期上行的可能。10月信贷数据方面,社会融资总额当月新增8963亿元,环比9月下降近一半。不过,受国庆以来地产调控影响,预计房贷后续增长乏力。受美国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政策倾向及国内推进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A股做多基建相关的煤炭、有色的情绪在短期内有望继续发酵。

在国内资产配置方面,广发基金继续维持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正逐渐显现的观点。11月11日夜盘,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闪崩,在一定程度上佐证当前A股具备更高“风险收益比”的判断。两融余额仍在上升,场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持续改善。具体配置方面,看好通胀预期上行逻辑中的工业品价格,以及有“深港通”落地作为短期催化剂的券商股。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