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协定峰回路转,美国的围墙破了!

湾区看点
2021-07-08 20:15
摘要

欧盟与中国历经七年谈判,在去年12月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须获得欧盟27国和欧洲议会的核准,才能正式签署。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今天说,中欧投资协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整个世界,目前正在开展法律审核、翻译等技术准备工作。

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高峰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欧扩大互利共赢合作、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指引,极大提振了双方企业深化合作的信心。

欧盟与中国历经七年谈判,在去年12月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须获得欧盟27国和欧洲议会的核准,才能正式签署。但今年以来,中欧关系因香港选举改革和新疆人权问题迅速降温,双方外交关系在相互制裁后恶化。

欧洲议会在今年5月20日以中国政府针对新疆问题对欧盟实施反制裁为由,冻结中欧投资协定。不过习近平同马克龙、默克尔举行视频会议时,法德领导人均对中欧投资协定表示支持。默克尔强调尽快召开第23次欧盟-中国领导人会晤,希望中欧投资协议尽快得到批准。她说中欧关系非常重要,双方共识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应该相互尊重,通过加强对话减少分歧。

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三方谈及的多是合作、多边主义等议题,并宣布中欧下半年的重要议程会不受他国影响而照常展开,包括领导人会晤、对话、二十国集团峰会(G20)等,合作的方向比较明确。

中法德三国领导人视频峰会,在破解地缘政治挑战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最重是法德领袖一同承诺,支持陷于冻结的中欧投资协议早日达成。而这一协议,被国际社会看做中欧关系压舱石、中国反制美国全球围堵的利器,联欧牵制美国,是中国应对挑战的重要选项。

美国总统拜登的欧洲行,一路上在散播抗华言论,无论是G7峰会还是美欧峰会及北约会议,都把矛头针对中国,摆出一种抗华联盟正在形成的架势。

美国虽然是欧洲处理对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但指望欧洲给美国在对华战役中当“马前卒”、“抗华助理”,欧洲人是很知道利害轻重的。近60家欧洲跨国企业组成的游说团体近日向欧盟喊话,认为欧盟不应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华尔街日报》称,欧盟近月在世界舞台上,更多展现出倾向美国对抗中国的态度,触发了欧洲商界对欧盟可能跟随美国与中国脱钩的担忧。欧洲的政治学家说,欢迎“美国回来了”不是指美国重返领导岗位,而是指美国回到欧洲立场上了。

欧洲工业圆桌会议(ERT)7月5日公布文件,呼吁欧盟争取与中国达成更有利的商业条款,但不要与中国切割。文件敦促欧盟,要警惕在提振本地制造业和增强政治自主,以应付疫情经济冲击的过程中,导致保护主义抬头。工业界希望欧盟提高自主生产能力和地缘政治地位,让欧盟从美国及中国获得更大的战略自主的立场,认为坚持经济自主可能会适得其反,并为全球供应链制造壁垒,全球合作才是正道。

如今中方宣布中欧投资协定正在开展法律审核、翻译等技术准备工作,是更靠谱的说法,意味着中欧关系被美国干预的几率在下降。中欧投资协定的进展,将是中欧关系的晴雨表。

(原标题《中欧投资协定峰回路转,美国的围墙破了!》)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