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调查表,请你道难处。2月14日,深圳商报&读创重磅推出深圳企业问卷调查活动,以深入了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深企的影响,并最终形成权威调查报告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
专注科技财经报道是深圳商报的主要特色之一,读创客户端也已迭代升级为“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急企业之所急,为身处艰难时刻的深企传递心声、寻找纾困之策,既是深圳商报&读创勇担媒体责任的表现,也最能发挥二者所长,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独特力量。
为了帮助深圳企业渡过难关,2月7日,深圳市政府推出了被称为深圳“惠企16条”的应对措施,让企业可以减免或者缓交的资金涉及总额超过600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100多亿元。深圳“惠企16条”力度很大,覆盖面很广,不啻为一场及时雨,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缓解企业生存压力有很大帮助。
不过,为深企纾困仅靠深圳“惠企16条”是不够的,一是因为其中的大多数措施是普惠性的,而每个行业在疫情中遭受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抗冲击能力较强,有的则未必,因而还需要更精准的扶持。此外,“惠企16条”扶持思路更像是“输血”和“减负”,比如,减免税费、延迟缴纳五险一金、划拨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免除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租金等措施。在歇业导致收入断流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对企业生存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是,企业要真正活下来,还是要靠自身的正常经营。因此,除了需要输血式帮扶,还需要推动型扶持政策。
近期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的扶持政策大都与深圳“惠企16条”思路类同,这和人们对疫情影响的认知过程也是相符的。疫情影响凶猛,首先是要帮企业活下来,再去帮企业恢复自身生命力。市发改委负责人近日已表示,“惠企16条”是疫情期间的稳企政策,疫情平稳之后还将另行出台帮助企业复产扩产、健康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
这个阶段的政策制订,更需要以详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为支撑。当下数据对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比如,要了解国民经济各行业状况有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状况有GDP,度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有CPI……深圳企业在疫情中到底遭受着什么影响?怎样帮助才有效?都需要有一手数据为支撑。由此可见,深圳商报&读创所推出的问卷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也来得正是时候。
因此,我们呼吁,深圳企业都积极参与到此次调查中来,共解纾困之策。这不光是为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深圳的发展。深圳的未来正取决于千千万万个深圳企业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