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深务工的年轻小伙子黄某在单位例行招聘体检中,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胸片上右侧肺神秘“消失”了。
小黄急了,赶紧到就近的一家医院去找医生。医生诊断为右侧大量气胸,为他进行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但是术后右侧仍然没有见到肺组织。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肺怎么会突然“丢”了?为了找寻自己消失的右肺,小黄转诊到北大深圳医院,入住了胸外科。
医生让其完善胸部CT后,解开了谜团:原来并不是右侧气胸作祟,而是患了一种少见的疾病——巨型肺大泡。巨型肺大泡膨胀占据了右侧整个胸腔,右肺各叶被压向纵隔从而导致不张。
肺大泡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杨成林博士告诉记者,临床上常见的肺大泡是指肺内直径超过1cm的含气腔,可对周围肺泡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破坏。当大泡增大到一定比例,占据一侧胸腔至少三分之一时即称为巨型肺大泡。巨型肺大泡发病率很低,在我国更是罕见。临床上一侧巨型肺大泡常常很难与气胸相鉴别,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小黄感到奇怪,平时没有什么不适,为什么会突然得了这种病呢?胸外科谢远财主任医师表示,这可能是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也有可能上一次体检时肺泡比较小,没有检查出来。
正常人的肺把空气吸进去再吐出来,但肺大泡的气只进不出,就会越来越大,不断挤压肺部。虽然患者没有感觉到症状,但术前医生检查发现有低氧血症,肺功能下降,只达到正常人预期值的一半以下,通气血流比也失去平衡。如果不及时治疗,受压缩的肺组织不能复张,可能会引起感染,严重者导致切肺。
确诊病情后,下一步是选择最优的手术方案,医生决定采用单孔胸腔镜的微创手术。术中,首先要找到肺大泡的来源。一般肺大泡出现在肺上叶,而这例患者情况很特殊,经仔细探查,发现大泡起源于右下肺。医生通过手术,将大泡完全打开,从基底位置完全结扎,尽可能地切除了占据胸腔的大泡,以免残留小泡,过一段时间又膨胀为大泡。术中还发现,患者还合并右肺奇叶畸形,这是一种少见的肺叶发育畸形。奇叶是无功能的肺组织,但考虑到奇叶有可能引起卡血、并发肿瘤,医生在术中也将其切除,消除隐患。
术后,患者受压的肺组织得以复张,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明显改善。复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显示低血氧分压得以纠正。胸部CT显示右肺复张良好。
术后小黄长舒一口气,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失踪的右肺终于被找回来了!”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