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军嫂来信,感谢温暖的东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心健 文/图
2021-07-07 22:46
摘要

7月1日,东莞市正阳驻南城鸿福社区服务站社工刘晓君、南城退役军人项目社工收到鸿福社区服务对象赵女士在微信发来题为《温暖的东莞》的感谢信

鸿福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关怀慰问

“由于我丈夫重疾,长期持续的治疗使家庭经济不堪重负。社区、南城公共服务办、城建局、南城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医保局、正阳社工的工作人员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后,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了我们不同程度的帮助。领导到家探访,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工作人员到家里入户调查,慰问;医保局的工作人员还亲自到家里讲解医疗政策;逢年过节也不忘帮忙准备一些生活物资......尤其是每次去找她们办事,她们总是会笑脸相迎,耐心解答,走时不忘一声叮咛:‘路上小心安全!’病魔无情,政府有爱。是这样的温情让我们一家人感受到东莞的温暖。”

7月1日,东莞市正阳驻南城鸿福社区服务站社工刘晓君、南城退役军人项目社工收到鸿福社区服务对象赵女士在微信发来题为《温暖的东莞》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孩子所在学校、政府部门、社区、社工对其一家的关怀和帮助,时值建党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她以此向东莞市这座温暖的城市表达由衷的谢意。

据了解,2018年8月,赵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检查出罹患癌症,长期持续的治疗使家庭经济不堪重负。政府部门、社区、学校、社工的帮助,为赵女士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高效服务留下深刻印象

近日,记者在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社区采访了赵女士。

“如果不是政府给的这一系列帮助,我们很难维持生活”“我觉得这一路挺多‘贵人’的”。赵女士在提起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时,不时感慨。

赵女士告诉记者,从2018年8月丈夫患癌以来,一家人的生活就陷入了停滞。迫不得已,赵女士向社区寻求帮助,申请低保援助。工作人员尽心尽力为她办理低保的事情让赵女士印象深刻。

2019年年底,赵女士来到鸿福社区,向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希望了解相应援助的政策。社区工作人员卢小姐在了解到赵女士的情况后,就带着赵女士去找社区领导汇报。社区领导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提出依据赵女士购买社保的情况,可否获得社保政策方面的帮助。“2019年10月26日,社区陈主任亲自带着我前往社保局面对面咨询相关事宜。”各政府部门依据低保的相关办理流程,在2020年5月份批准了赵女士低保的申请并发放了低保证。“从申请到取得低保证,南城公共服务办和鸿福社区一直尽心尽力专人积极跟进,使得我申请低保的时间缩短了不少。”赵女士一再强调,言语之中难掩激动。

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为李先生写的祝福语。

在变卖原有的房产之后,赵女士一家一直在外租房,租金是一笔大的支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女士在办理低保证的同时,也向住建局提交了廉租房的申请。

原本,赵女士担心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办下低保证,廉租房也要排队分配。南城街道公共服务办和住建局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打消了她的疑虑。“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邱先生从我一开始申请廉租房时,就开始为我积极地跟进。”在回忆起申请廉租房这个事情时,赵女士想起了邱先生。赵女士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南城办事大厅递交资料时,邱先生就向她宣传了相关政策,随后一直跟进服务。“这个申请在程序上还是挺快的。我2019年9月递上去,同年11月就获得批准了,”邱先生的帮助让赵女士深受感动。

在取得低保证后,考虑到赵女士的情况,双方部门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性化加急处理,2020年6月,赵女士一家申请到了85㎡的房子,7月份搬了进去。“去年没有搬到那个房子之前,我真的很焦虑,毕竟没有房。没有房子住,不像一个家,孩子也不能安心学习。”2020年5月从河南省返东莞后,赵女士一家暂居朋友公司闲置办公室一个月,廉租房申请成功后,赵女士心里才踏实。

暖心服务让人感动

基本生活和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摆在赵女士眼前的还有丈夫的医保问题。

在赵女士把丈夫的户口从河南省转到东莞市之后,南城公共服务办的工作人员就带着医保局的工作人员入户宣讲政策。在医保局工作人员入户之前,赵女士去了一次医保局。“那次印象挺深刻的,因为到那里的时候,工作人员都很热情,问了我的情况之后,也在替我在想办法。”由于丈夫的户籍还在河南,需要转到东莞来才能享受相应的援助。

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向赵女士讲解东莞社保、医保的政策,针对她丈夫有哪些福利跟政策。“详细讲解之后,第二个月我们就在这里参保了。”

此后,南城公共服务办和医保局的工作人员继续和赵女士保持联系,及时宣传新政策,帮助她减轻经济压力。南城公共服务办和医保局的工作人员的服务给赵女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某月,赵女士返回河南,有资料需要递给公共服务办和医保局。赵女士丈夫就带着小女儿去交资料,“他在那里感动得哭了。”丈夫告诉她,工作人员不仅为他倒水,还跑前跑后帮忙复印资料,帮他填写表格。赵女士介绍,丈夫由于药物作用,眼睛不太好,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让这位老兵禁不住泪洒当场。

受惠而不忘回馈社会

赵女士夫妇希望加入退役军人抗击疫情志愿运输车队。

东莞是一座温暖大爱的城市,赵女士一家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下,生活得到保障。同时,赵女士一家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2021年6月底,东莞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南城公共服务办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运输物资。赵女士通过微信联系社工,表示夫妻俩很想参与物资运输,出一份力量。由于他们有驾照但没汽车,这一心愿没有实现。

东莞正阳驻南城退役军人服务项目社工黎细诗介绍,赵女士夫妻俩主动向社工提出参与运输,希望可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有需要的居民。“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强烈愿望,他们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大爱,也想以自己的一个微小的力量去回馈社会。”

赵女士的两个女儿所在的学校对她们关照颇多,赵女士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回馈。

2021年,小女儿随赵女士返回河南并请假到四月份。学校专门召开了任课老师的会议,组成一个小组,按照课表把每一个星期的课件打包,发给赵女士让孩子在家里学习。“这个是学校额外给她做的,这个也是令我很感动的。”此外,学校还为赵女士丈夫募捐。

获得学校和社会人士的帮助,赵女士希望回馈社会表示谢意。从河南返莞前,赵女士和亲人们编织了一些红绳子手环,分给小女儿班上的小朋友。在大女儿高考前夕,赵女士也让老师帮忙分给了同学们。“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对大家的祝福。”

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和教育孩子回馈社会,赵女士带着孩子参与社区服务,探访帮扶社区长者。东莞正阳驻南城鸿福社区服务站社工刘晓君介绍,有社区服务活动的时候,赵女士只要时间允许,都会第一时间带着孩子报名参加,也会参与临近社区的志愿服务。“她只要有空,都能来参加。”

“在东莞,我们真的是被感动了,每次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我都会告诉孩子,去做志愿者,去帮助别人,你就知道被帮助的人是有多开心。”赵女士表示,东莞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行政效率高,社会有人情味。“我感觉到,只要到了东莞以后,你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温柔有礼,与人和睦相处,整个社会氛围感染着你,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其实,人都很简单,哪里适合你,你就会安心地选择哪里。”

正阳社工刘晓君:给服务对象带去温暖,何其幸运

赵女士通过微信向南城退役军人项目社工和鸿福社区社工刘晓君表达谢意。

正阳社工刘晓君告诉记者,当天一大早收到赵女士的感谢信时,自己心里一股暖流,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了,立即把感谢信打印了出来留作纪念。

“这封信让我在平凡的驻点社区工作中找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也鼓舞了我在社工的道路上要继续努力前行。我的本职工作给服务对象带去温暖,我何其幸运”。刘晓君说。

在为赵女士一家提供服务的时间里,刘晓君和同事们尽自己所能为他们解决困难,链接资源、物资。“一旦有资源、物资,任何资源、物资也好,我们都会链接给他们家,给他们支持。”

东莞正阳社工党支部书记刘玉平表示,赵女士的感谢信是对正阳社工服务的肯定,东莞正阳驻南城片区社工在东莞市民政局、东莞市社会组织党委、南城街道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以及东莞正阳社工党支部的支持下,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优质适切的服务,是社区居民的“暖宝宝”。东莞正阳社工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牢记服务群众的初心,为群众办实事,为全市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力量。

(原标题《此心安处是吾乡!军嫂来信,感谢温暖的东莞》)

编辑 刘桂瑶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心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