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的“织网人”

读特记者 熊奇侠
2020-02-17 12:27
摘要

为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坑梓街道的所有社区、小区都已完成合围

为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坑梓街道的所有社区、小区都已完成合围,36个社区围合防疫检查点和15个小区防疫检查点就是分布在坑梓辖区一个个坚实的“战斗堡垒”,构筑起51个疫情防控网,守护着居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那些日夜奔走忙碌于村里、楼栋间、各家各户的“村长”便成了“织网带头人”。

杨庆田是金沙社区东联居民小组的组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便从早到晚走村串户做宣传,排查人员,回应居民的疑问,解决居民的困难,扎实开展防控工作。各社区小区开展围合工作之初,因时间紧,任务重,杨庆田便从村里的商户那里借来帐篷,从跳广场舞“大妈”那里借来音箱,忙着上下沟通、四处协调对东联村四周进行围合;人手不足,就让自己的妻子陈冬梅和弟弟杨国雄也加入疫情防控队伍,做起了义工在卡口帮忙,小小阵地上除了这个三人“家庭团”,还有两对“夫妻档”迟玉明和薛冬妮(义工)、钟仕坚和黄远来(义工),一对“兄妹档”池丽新和池建锋(义工)。

“检查点建立起来了,大家的安全更有保障了。”杨庆田如此说,但也坦言自己的工作更加“充实”了。每天一大早起床先到检查点看一看,再回家吃早饭,早饭后到村委学习领会最新的指示要求,同其他居民小组沟通交流经验做法,然后再到检查点向工作人员传达落实最新指示要求,检查卡点设施设备,检查条幅、海报、展架、流程版、地图等是否完备、完好,不足的及时填补,破损的及时更换。再绕居民小组转上一圈,检查各处围合是否坚固,有无破损。检查点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上晚班的人员更加辛苦,杨庆田便从家带了糖果,零食,热水壶放在卡点,只为让工作人员能有个“宵夜”吃,有口热水喝。

检查点进出的车辆、人员多的时候,杨庆田便一起忙着核实身份,测量体温,有点时间了便拿起扫把打扫卫生。耐心为进出人员讲解,提醒进出人员注意个人防护。这两天气温骤降,面对进出的居民,杨庆田挂在嘴边的一句便是“降温了,多穿点,感冒了免疫力就降低了,就成了易感人群了。”不少居民被工作人员的耐心、热情服务所感动,主动送来饮料、矿泉水,面包和水果等。

“我们理解你们的工作,也支持你们的做法。”一位居民如此说。不错,社区小区围合不是竖起一道冰冷的“铜墙铁壁”,而是一道守护居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墙”,防疫检查点阻断的不是温情而是疫情,带来的是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你们守好检查点,有个居家隔离的(人员)找我帮些事。”杨庆田放下电话,一边交代着工作人员,一边急忙忙的赶去居家隔离人员的住处,每天杨庆田都会接到不少这样的电话,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深夜,年三十以来从未间断过。

正是像杨庆田这样的无数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负重前行,织就了一个个疫情防控“安全网”,一个个“小网”便汇聚成了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网”。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熊奇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