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假阴性!暨大产学研深度合作助穗企火速研发新冠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

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苏运生 白德发
2020-02-17 10:47
摘要

2月17日,记者从暨南大学获悉,暨南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信息,成功研发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

2月17日,记者从暨南大学获悉,暨南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信息,成功研发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通教授,作为暨南大学派驻海力特的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利用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在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性能评估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快速爆发,为落实国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精神和要求,王通教授团队和海力特公司朱托夫教授团队在1月26日(大年初二)紧急成立了科研公关小组,集中了15名科研、生产和质控人员,不分昼夜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假阴性的微量精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日前,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这些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

同时,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目前也正在主动请缨,希望承担部分筛查工作,为抗疫出力。

近年来,暨南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地方研究院建设,海力特就是我校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之一。自2015年开始,双方就达成了紧密的科研合作。2015年,双方共同承担了广东省应用型研发重大专项任务;2018年,该产学研合作科研团队获得了“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专项子课题”和“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称号和项目支持,王通教授为团队带头人。海力特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朱托夫教授被聘为暨南大学讲座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暨大与海力特共建孵化了针对重大传染病极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专业第三方检测医疗机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落户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为全国60多个医院和研究机构提供以治愈为导向的临床检验和科学技术服务,还获得了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此次海力特能够快速响应疫情需求,开发出上述新冠病毒试剂盒,也是双方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取得又一重要科研成果。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苏运生 白德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