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的转弯处
在病毒肆虐的节日里
一次次告别
让我们热泪盈眶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
你们挺身而出
以血肉之躯抵挡
死神的魔爪
以超越生死的信念
去奔赴一场危在旦夕的祭奠
近日,东莞市文化馆党员何超群创作的诗歌朗诵《泪水,在飞》被学习强国采用,诵读此诗,许多人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在这个春天的路口,每一个人都心连着心,守望相助。
党员争锋:“我报名!”“报名!”
“我报名!”“报名!”1月31日的晚上,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东莞市文化馆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动党员干部职工报名,通知发出不到20分钟,24名文化馆人志愿报名加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抗疫工作队,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18人按照部署从2月3日起奔赴虎门高速路口,风雨无阻轮班值守,2月7日起又转战支援桥头镇,深入基层村社区一线走家串户。
他们之中,有创作《泪水,在飞》感动无数人、四兄弟姐妹同在一线的何超群;有年已58岁、疫情面前不改军人作风的老党员龚冠夫;有两个孩子妈妈、小的孩子仍需人照顾的梁宝华、黎淑敏、黄凤琼;有夫妻同在一线的刘洪、张奕诗;有偷偷瞒着家人报名参加抗疫工作的覃妮、陈翔……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家庭和故事,每一个人都选择了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好样的”“你们是最棒的”“向你们致敬学习”,在先锋的感染下,后备人员的志愿报名根本停不下来,大家争先恐后、踊跃报名,唯恐没有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到2月13日,东莞市文化馆一共有47人志愿报名,中层以上干部88%都报了名,有的干部职工与家里人同时报名,有的干部职工为身在外地无法回莞报名而深表遗憾,一直为同事们加油鼓劲。
战在基层:把每一天都当成第一天
2月13日上午,天空下起了大雨,工作队充分利用时间,驻点桥头镇朗厦村的市文化馆陈翔给村里的出租屋排查工作组进行工作培训,指导村工作组与居家观察人员交流要注意语气,向他们发放居家观察承诺书时,一定要有礼有节,要认真解说清楚了再请他们签名。在此之前,何超群也给村里卡口检测人员开展了2批次培训,给居家观察工作组和村里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居家观察情绪和心理疏导培训。“我们驻点朗厦村只有3个人,不能只想着埋头硬干,必须要快速融入基层,想方设法,依靠和带动基层更多人员开展工作。”“大家的工作规范了,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2月13日中午时分,刚吃过饭,顾不上休息,市文化馆刘洪就拉着同事莫家鋈赶去桥头镇东江村的集中观察点,查看村里给集中观察户送饭送菜工作做得怎么样。莫家鋈说:“洪姐好有责任心,村里有的村民喜欢在一起打牌,村委会劝诫又不听,洪姐就说,村委会忙不过来,还是我们去吧,多跟他们好好说说。”
苦干+巧干,让文化馆党支部的队友们关注到了更多的环节、细节,不留“死角”,总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第一天。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黄晓丽感动地说:“执勤现场,看到了连日来持续加班加点的公安干警、交警、医护人员、网格管理员和基层干部,大家尽忠职守,任劳任怨,对于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大家心态都很平和,一句“习惯了”,饱含了多少对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用商量,国家有需要,就要上!但,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人,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家人,也会累会困啊!所以,上岗时,每位队员都争先恐后,都主动要求让自己多干点,就是想让他们多休息会,放松一下。大家不是在孤军作战,我们的前线和后方连成一个堡垒……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扎实的作风,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几个驻村社区小组经常被基层干部“赶着下班”。市文化馆韦海良在桥头镇岗头村村内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时,一家陶瓷制品企业经理忍不住说:“党员,我听到这名字就踏实了。”这使他深受鼓舞,“当群众对我们投以信任,表达欢迎,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依靠群众的磅礴力量,是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力量。”
全体动员:在这个春天的路口,同心相印、共克时艰
梁宝华是工作队的联络人、也是文化馆办公室主任,既要参与所在第一组的工作,又要统筹好工作队的沟通联络和后勤保障,同时还要协调好单位相关工作。回到家里,1岁多的小女儿常常要等她哄着才肯睡觉。可是抗疫工作往往刻不容缓,刚刚参加抗疫工作队的时候,孩子特别不习惯,哭一下睡一下,有时夜里起来处理工作,完了要抱着孩子哄到天亮。在她和办公室同志的坚守下,市文化馆党支部为前线提供5000件雨衣和50件工作马甲,助力联合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并紧急落实抗战工作队员冲锋衣等后勤保障工作。
不仅仅是前线人员,文化馆人崔臻和、方舟、张卫红、刘雅、巫锡卉、申明鹤、安冬以及大岭山、茶山、寮步、桥头、常平等各文化馆分馆的东莞文艺名家、文艺骨干,诸如王琦、李勤等创作者纷纷主动加入创作行列,以文艺助力抗疫,歌曲、小品、诗歌、曲艺等,不拘形式,广大文化馆人投身抗疫作品创作,有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地创作和后期制作,恨不得一秒掰成两秒,《等你回家》《致敬!逆行者!》《一碗热干面》《泪水,在飞》等作品纷纷出炉,让人热泪盈眶,禁不住为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讴歌、加油、呐喊!
抗疫工作还在持续,文化馆人笔耕不辍,眼泪纷飞,可是脚步不停,在这个春天的路口,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大家同心相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东莞加油!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