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一响 市场不愁 近9成世界500强在黄埔复工

读特记者 张莹 通讯员 范敏玲 徐洁芹 郭哲涵
2020-02-15 11:10
摘要

广州制造业强区黄浦区、广州开发区中的世界500强工业企业88.7%已复工。

14日,记者走访广州制造业强区黄浦区、广州开发区,该区世界500强工业企业88.7%已复工,它们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华南区的总部,大部分产能恢复超过50%,关系日用品及抗击疫情的医疗产品更是全线生产,不断提振稳定实体经济信心。

企业产能恢复超过50%

在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黄埔工厂(以下简称宝洁黄埔工厂)所在的西区,是广州开发区最早的起步区,聚集了宝洁、拜耳等世界500强企业。

头罩、防护服、护目镜、鞋套、耳塞,记者全副武装进入宝洁香波生产车间,见到一个个白色塑料瓶不断从设备中“吐”出,全自动化的机械抓手迅速分拣传送带上的包装瓶,几名戴着口罩、身着防护服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操作。

广州宝洁黄埔工厂

“大部分生产线已经复工,主要是沐浴液、洗发露等个人卫生用品生产线,以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更快地提供到市场上。”宝洁黄埔工厂安全经理徐继承介绍,工厂2月5日复工,目前六成左右的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约1000名员工到岗。

徐继承表示,上游企业复工情况对宝洁黄埔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跨区域的生产原料供应,对此,市、区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帮忙协调。在用工方面,目前宝洁黄埔工厂根据订单需求安排人员生产,出现人员紧缺的情况,则通过跨部门调整来解决。

在距离宝洁黄埔工厂5分钟车程,记者来到拜耳处方药广州产品供应中心(以下简称拜耳广州供应中心),这里生产的拜复乐(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优维显,前者用于成人呼吸道感染消炎,后者是医学成像造影剂,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医疗物资。因疫情爆发,拜复乐针剂从腊月廿八开始需求量激增,二月份的需求预估接近常规月销量的5倍。

拜耳处方药广州供应中心

记者看到,厂区仓库内整齐堆放着10米多高的货箱,工作人员正在用叉车来回搬运药品送至冷链运输车。

“根据疫情的需要,中心约60%的产能已经逐步恢复,能满足目前的产品供应”,拜耳广州供应中心高级厂长谢亚涛说,“相信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逐步全面展开复工能够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据了解,拜耳广州供应中心员工在春节期间就加班加点保证产品供应,大年初四,拜复乐、优维显等主要产品产线逐步有序恢复,春节期间不停出货,其中包括拜耳中国为支援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赠的大量医疗物资。

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美国强生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强生在国内唯一投资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广州倍绣的质控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测量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这款名为“倍绣胶”的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广泛用于临床外科止血和腔镜手术。

广州倍绣总经理黄莉莎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手术都拖延或改期。因此公司生产一季度受冲击很大。相信随着疫情缓和,预估届时产品会有反弹式需求,第二、第三季度的产值会补上来,预计不会对公司全年目标产生很重大的影响。”记者了解到,该厂区人员共172名,包括134名员工和38名长期驻厂的服务商。截止目前为止,95%的员工已到位可随时复工。但复工一周以来,每天仅留存70多名人员在厂区内,其他员工在家办公。

广州斯坦雷电器工厂

广州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灯具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等地设立分公司。受疫情冲击比较大。公司副总经理中村正己介绍,“2月份情况可谓糟糕。预计3月将逐步走向正常。但无论如何,应该以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为第一,先把防疫工作做好,再进行复工复产。”据了解,该公司不少省外供应商由于车辆禁行的原因,原料不能顺利送达。但中村正己表示,广东省高速路已实行检疫放行的措施,将和相关部门沟通,确保运输不受影响。

多项措施把好疫情防控关

疫情之下,企业复工复产受到哪些影响?复工后,这些企业该如何统筹好稳步复工和疫情防控,保障好员工的健康安全?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复工企业针对疫情防控采取了详细措施。

在宝洁黄埔工厂,餐厅由之前的一桌四人改成了一人一桌“考场式”布置,员工采取套餐饭盒领用的方式就餐,并且规定全部面朝一个方向用餐,用完立刻有专人消毒桌面。复工期间,宝洁黄埔工厂根据各部门人员数量配备口罩,每天向员工派发三个口罩,用于在岗期间和上下班使用。此外加强了对高风险区域的日常巡检,做好车间高频率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发出健康指引,保障员工工作环境健康安全。

战役时期的单人桌饭堂

早在春节前,拜耳广州供应中心就对口罩、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做了充分准备,所有员工和访客在进出厂区时都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和进行手部消毒。广州倍绣制定了13项针对疫情的特别措施,办公区域随处可见相关的疫情防控宣传指引。

暖企政策提供硬核支撑

面对疫情,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断发出战“疫”集结号,从“暖企8条”到“激励8条”,再到土地资源保障“暖企6条”,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硬核支撑。

目前,该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对口联系区工业百强企业,集结全区力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并要求在2月17日前完成企业首次走访。各单位需每周报送对口服务企业情况,针对口罩等防护物资紧缺等问题,全力帮助疫情物资生产企业做好原材料供应、设备改造、生产线调整等工作,提高口罩等防护装备的生产与供应能力,全力保障企业能开工、开好工、持续开工。

下一步,将“根据摸查的企业需求,具体服务措施将及时修订调整。”黄埔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副组长谷林表示。

在各项保障措施之下,这个制造业强区企业复工复产正以加速度前行,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月13日下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有3061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工业企业13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9家,世界五百强工业投资企业86家,区工业百强企业117家。全区工业企业复工17万人,占2019年区工业从业人数近半。规模以下企业有700多家已复工,复工率约为30%。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张莹 通讯员 范敏玲 徐洁芹 郭哲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