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筛查、疑似患者确诊、患者治愈出院都需要经此一测。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新冠病毒样本经采集后是这样一步步被送上“检测台”。近日,广州金域医学集团子公司武汉金域实验室管理中心高级总监陈建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需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每个过程都尤为重要,环环相扣,马虎不得,检测人员必须要求操作精准到位,才能确保检测质量。”
这一切从病毒样本的严格运输开始。陈建波介绍,样本运输需要有专业资质,配备专人专车,还有严格的流程管理。武汉地区的样本由各医院和疾控中心送到公司实验室,而市州的样本则由公司负责每天去取。目前,武汉金域配备了30多人的专业运输队伍,每天分四条线路往返各市州。
护送样本的工作人员全身武装,拎着一只蓝色箱子,运输箱上 “运检专用”字样和危险提示标识异常醒目。身后一名负责消毒的工作人员紧紧跟随,因为每运送一次样本,途经的所有区域马上会进行消毒。在这个看似普通的箱子里,是一层又一层的特别保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病毒样本需要三层保护。首先是采样管,密封后放在95千帕的密封罐中,最外面一层是标本箱。金域医学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做了升级保护,在采样管和密封罐上各自加了一层样本袋,确保运输人员安全。
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武汉金域医学公司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四名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包括两名主操作手,一名副操作手,还有一名机动人员,负责传递、核对样本等外围工作。当工作人员将样本通过运输窗递进样本接收室后,他们马上进行病毒检测的第一道工序:标本前处理。这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开箱环节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完成。混在液体当中的就是从疑似患者鼻咽部采集到的上皮细胞,里面可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从采样罐中取出样本时,容易产生气溶胶,传播危险提升。
接下来,操作人员把采样管放入56摄氏度的金属加热器中,对病毒进行灭活。经过预处理后的样本,接着被送到PCR实验室进行检测。PCR实验室的第一个区域是试剂配制室,工作人员配制好反应体系后,通过传递窗送到隔壁的样品处理室。标本中的核酸提取等系列操作就在样品处理室完成。操作人员要把样品加到反应体系里,盖好盖子,再放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面进行检测。大约等待1个多小时,显示器将最终出现结果。结果出来后,三名工作人员还逐一核对确认,才将结果传回各送检单位。
十几道程序走下来,每个单样本处理下来大约3小时左右可以出结果,目前每天他们要完成1000例左右疑似样本检测。每一个人一个班次出来常常累到虚脱。陈建波说,“他们工作压力非常大,因为防护物资紧缺,进去一次至少四个小时不能出来,四小时内要完成规定工作量的检测,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最辛苦的是主操作手,双手悬空连续操作几个小时,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平台。”
据悉,2月11日起,广州金域医学集团随广东省医疗队对口支援荆州,负责核酸检测工作。此前,金域医学已在武汉承担核酸检测任务外,并承担湖北省荆门市、荆州市、咸宁市、天门市、孝感孝南区等地的新冠病毒初筛任务。为提升抗疫一线的检测确诊能力,金域医学集团已从广州调配大容量的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届时效率将比现在提升2倍至3倍;还调配湖南、贵州、四川等各分公司技术力量支援武汉,单日检测能力将可达5000例。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