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创彬:将热情挥洒在核电建设热土之上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2021-07-02 09:15

“无比光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所在组织的全体党员。我仅仅是中广核广大党员和员工奋发向上的一个缩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试验资深专家周创彬万分激动地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倍感振奋和鼓舞。

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周创彬是深圳首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誉为“工人院士”。这位如今众人眼中的“技术大拿”,1991年进入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工作时,是一名中专生。30年来,周创彬扎根核电建设一线,在干中学,学中干,积累了扎实的核电运行技术功底,练就了一身精湛技能,从一名核电站现场技术员成长为核电技术攻关能手、核电运行调试领域领军人物,拥有19项发明专利、1项中国专利金奖和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攻克一项项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多项行业零突破,为中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周创彬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2005年,作为党员技术骨干,周创彬主动挑起了深圳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开发全新数字化运行程序开发的重任,这也是国内首次研发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他带领团队克服工期紧、难度大等困难,在短短一年内首创开发出一套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程序。为此,他的头发几近花白。该技术成果不仅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经受应用考验,还推广到红沿河、宁德和阳江等核电站,为核电批量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推进了国家核电自主化进程。

中广核多个核电基地建设以来,周创彬经常奔波于各项目现场,深入一线解决技术难题,推进项目调试进程。他持续钻研和改进技术方法,让红沿河、宁德核电站成功避免了因冷试供电问题造成工期重大延误的风险。在全球EPR(欧洲压水堆)三代核电机组首堆台山核电站调试中,他以高度的敏锐感和责任感发现了极其隐蔽的阀芯问题,提前排除隐患,为首堆商运提供保障,让在场的法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经常穿着一身劳保服忙碌于办公室、项目现场和实验室的周创彬,被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为“创师傅”,一线工程师现场遇到问题时,总会直接打电话向周创彬请教,他从来都是耐心指导,毫无保留地给出实质建议。周创彬很注重培养年轻力量,多年来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育了一批批核电人才,打造出一支具备整机启动的调试值班工程师队伍。他创立的“周创彬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入选深圳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广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近两年来,周创彬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参与到我国自主三代核电项目“华龙一号”的各项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和决策工作当中,为推进我国三代核电机型建设进程贡献力量。

(原标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创彬:将热情挥洒在核电建设热土之上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王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