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将在深建国际校区 重点建设材料能源等学科

记者 甘霖 文/图
2016-11-04 17:57
摘要

深圳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4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举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协议,共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是清华大学在国内成建制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唯一基...

350645824359172766

深圳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11月4日上午,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举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协议书,共同建设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该校区是清华大学在国内成建制进行国际教育合作的唯一基地。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长朱小丹见证签约。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深圳市市长许勤、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分别代表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签署协议书。

据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是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创办,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办性质高等教育机构,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为基础拓展形成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建设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品牌优势、办学资源优势和深圳市科技、产业创新文化优势,通过与世界一流高校合作,探索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探索21世纪世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端人才;面向时代需求,促进学科交融,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着力推进成果产业化,打造具有全球领导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服务国家、地区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5000人;到2030年,全日制在校生最终规模达到8000人,其中,三分之一为海外学生,博士研究生约2000人。国际校区全日制毕业生根据合作项目的规定,授予清华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或)国外合作院校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国际校区坚持面向国家、珠三角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构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凝结核,重点建设材料、能源、生命、信息等学科,成为乙方世界一流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珠三角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支点。同时发挥乙方现有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国际校区将用五至十年5至10年的时间,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生师比参照乙方校本部相应标准,教师中海外教师人数达到约50%。此外,建设博士后创新工作站,吸引高水平博士后科研人员,博士后人数与专职教师人数的比例达到1:1。

近年来,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整体实力不断跃升,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批高校陆续落户深圳。上个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力争到2025年,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50个以上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30个以上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着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