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买的“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么?

2016-11-04 04:29
摘要

一些年轻的妈妈、准妈妈们但凡提到给孩子买吃的东西,一定要买标注“儿童”字样的产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盐、儿童奶酪等,声称要充分做到成人与儿童分餐制,认为“儿童食品”一定适合孩子。妈妈们的这一做法正确...

现在网购强大,一些年轻的妈妈、准妈妈们都整日挂在网上,不是海淘奶粉,就是囤积尿不湿,但凡提到给孩子买吃的东西,一定要买标注“儿童”字样的产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盐、儿童蜂蜜、儿童奶酪等等,声称要充分做到成人与儿童分餐制,认为“儿童食品”一定适合孩子。妈妈们的这一做法正确吗?“儿童专用”并不一定适合儿童

先吐槽一下传说中的“儿童榨菜”、“学生榨菜”。昨日特地去超市对比了一下:同一品牌的“学生榨菜”和“航空榨菜”

学生榨菜

 

看了半天,除了条码不同,包装颜色不同,名字不同,宣传语不同,几乎再也找不出不同点,就连配料和每100克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是一!模!一!样!神马情况啊!

对面的调料货架上,“儿童酱油”赫然在列。在年糕添加辅食之后,身边好多人和我推荐儿童酱油,什么“有机”、“天然”,“低盐低钠”,倒是要看看到底何方好物。

“这个儿童酱油卖的很好,小孩不适合吃太多盐,儿童酱油比我们成人吃的酱油要清淡,蒸蛋、面里佐一点调味很好的。”超市的导购员立马凑上来向我介绍。

瞄了一下价格,哟,还真不便宜。

儿童酱油

钠

仔细对比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的配方和营养成分表,发现两者并无明显区别:配料表里,不外乎是水、大豆、小麦、食用盐和一些食品添加剂,而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也没有显著差异。

有些儿童酱油会比普通酱油多一味食品添加剂,即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只是让产品迎合孩子爱吃甜的口味。

无独有偶,“儿童挂面”、“儿童水饺”等也多是噱头。妈妈们给宝宝选购面条的时候,别顾着“儿童”字样,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尽量选没有盐、或者盐排在很后面的意面、挂面。

意大利面

买奶酪的时候我也就发现过,所谓“儿童奶酪”、“成长奶酪”根本就不适合小朋友,含钠、含糖量高,添加剂多——没错,为了让孩子爱吃,大部分儿童食品只是做得口味更好了,这个“口味好”,意味着更不健康。这些食品包装上印上“儿童”字样,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价格,让家长们欢喜买单。

小馒头

“无糖”食品也有“隐形”糖

很多妈妈说:糖吃多了不好,我给孩子喝无糖饮料总可以吧?

无糖饮料并非真的“无糖”,是因为这种饮料或者食品中糖的含量低于标准的“0”界值,也就是每100g中或每100ml食品中糖含量等于或低于0.5g。虽然没了蔗糖,但是被其他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蜜素、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钠等所替代,这些甜味剂都是“隐形”糖。

汽水

比较熟悉的某知名品牌无糖可乐,显示添加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饮用“无糖”饮料的人体重增长比普通人更快(以为无糖,结果喝得更多)。特别注意:代糖阿斯巴甜成分在英国是禁止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的甜味剂,其他甜味剂虽没有明确指出不可食用年龄段,但也需要家长格外注意,不能盲目购买。

含乳饮料≠乳制品

在超市的饮品架上,五花八门的“乳制品”足以见得这是多大的一块消费市场。

给孩子买乳制品,首先要关注蛋白质含量。一些酸甜口感的含乳饮料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家长们看了“伴随孩子成长”的诱人广告,也常常买回来给孩子喝。

注意啦!每100g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在2.3g以上的才是奶或者调制乳;如果蛋白质只有1.0g或者更低,那不是奶,只是一个含乳饮料。

维他奶

这是一个合格的“奶”,建议购买。

蛋白质

 

某知名品牌酸酸乳的营养成分表,可见蛋白质含量仅为0.7克,再看配料表,食品添加剂包含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乳胶 、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等。

同理,“营养XX”、“果粒XX”、“优X乳”等,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都仅为1%左右,它们的营养怎么都不及牛奶,且含有食品添加剂和大量的糖分(特别顶饱还会蛀牙),孩子吃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建议购买。

 

100%果汁、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果味饮料,傻傻分不清

很多妈妈有浓厚的“果汁情节”,相比碳酸饮料,觉得果汁可以补充VC,多喝有益。这点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果汁的确来自于水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健康的。在榨汁过程中,新鲜水果中蕴含的纤维大量流失,剩下大量的糖分果汁应该少给宝宝喝,如果做不到不喝,那尽量选择不额外添加糖和其他添加剂的

超市里的果汁有很多品类,“100%果汁”和“纯果汁”是最吸引人的,配料表上面基本写着水、某种水果的浓缩汁。

这种果汁其实应该叫“复原果汁”,是从果汁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将其变为浓缩果汁,便于保存和运输,之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分将其还原成与原果汁成分比例相同的饮品。这种果汁虽然不是原榨果汁,但是它不添加其他配料,如白砂糖、食品添加剂。

果汁含量

 

第二种“果汁饮料”,是在果汁或者浓缩果汁的基础上添加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香精等配制而成的饮料。国家对于果汁饮料中果汁的含量有要求,至少达到10%才可以成为“果汁饮料”。

橙汁饮料

 

第三种“水果饮料”,介于“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之间,果汁含量在5%-10%。

水果饮料

 

在超市发现了这款造型很新奇的水果饮料,它的配料包括水、白砂糖、浓缩果汁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而果汁含量也标示大于等于5%

第四种是“果味饮料”,它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为原料调制而成,也就是说含有的果汁成分很少,甚至为零。

果味汽水

 

这四种饮料,虽然是一字之差,营养可是天壤地别。如果妈妈们已经眩晕了,就简单告诉大家选择公式:100%果汁 >果汁饮料 >水果饮料 >果味饮料

来源  年糕妈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