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侨花园党支部引领老旧小区焕新颜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通讯员 黄银彩
2021-06-30 21:36
摘要

金侨花园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43000.7平方米,总户数1800户。

为持续树立“支部建在小区”的鲜明导向,贯彻落实街道主要领导“老旧小区可以老但不能脏不能乱”的工作要求,发挥社区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唱响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旋律,在景龙社区党委领导下,金侨花园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座谈会,支部与金侨花园业委会、管理处、景龙义巡队员及热心居民一起努力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焕新颜”的步伐。

金侨花园实况图

金侨花园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43000.7平方米,总户数1800户,位于龙华区东环一路与和平路交汇处,是龙华最早的老旧小区,曾经车辆乱停乱放、楼道里满是小广告、大件垃圾乱堆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今小区道路平坦整洁、草木茂盛。小区如何实现焕新颜呢?这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管理处及广大业主在推进小区提质改造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次召开支部座谈会(景龙社区党委书记伊福建率党委委员饶亦和到小区篮球场听取党员、金侨业委会成员及业主代表心声)

由于是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小区党支部全面发动业委会成员、党员、单元长、义巡队员及热心居民加入小区改造行列,定期到辖区居民家中进行入户走访,就老旧小区改造等社区居民日常管理事项,面对面向广大居民征求意见建议。

面对面向广大居民征求意见建议

通过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小区将地面硬化修复、修缮管道、安装摄像头、增加居民娱乐活动场所等五类问题逐一进行处理。在小区建设上,重新安装了监控、停车划线、出入口便捷停车道闸、电动车充电桩、公共区域绿化、搭建雨棚、小区的道路也进行了部分修复,整个小区一改往日脏乱的形象。

绿化改造前

绿化改造后

面对焕然一新的小区,业主兰新民高兴地说:“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今年小区由党支部牵头,业委会实施,顺利推进了提质改造,小区环境大为改观,我们业主都非常满意。”

改造前

改造后

党建引领是提质项目的“主心骨”

在景龙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小区改造工程实施之前,金侨花园党支部立足于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同景华社区居委会指导业委会召开全体业主代表大会后,由业委会收取业主停车管理费的方式主导小区的提质项目。业委会通过直接对施工方,加强和管理处及小区居民关系、组织对项目施工进行监管,为高质量完成小区提质改造“保驾护航”。

小区出入口停车道闸

凝聚群众,架起“联心桥”

党支部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架起了党员、业委会及管理处之间的“联心桥”。组织党员深入联系业主,通过召开党员会议、上门走访、召开业主会等方式,积极听取小区业主居民对小区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了20余条优质意见,并要求管理处配合业委会将意见建议进行落实反馈,抓好监督落实,为小区提质改造找准了方向、形成了共识。

在小区公共区域巷道硬底化后划停车线

攻克难题,提升“幸福感”

在提质项目施工期间,遇到一些不理解的业主,觉得清退他们的占道经营场地、占道搭建等利益方面表示抗议或是阻止施工进度,党支部通过发挥党员、业委会、单元长、热心业主上门对业主进行协调解解释并取得理解和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对小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枝进行修剪

景龙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社区将会持续关注跟进金侨花园小区的棚改进度,在棚改前将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管理处及广大业主一同推进小区在党建阵地创建、充电桩增设、小区文化墙提升、文体设施增加、垃圾亭增设、绿化提升等方面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倾听民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小区管理长效机制,集中力量打好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攻坚战,提升小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原标题《金侨花园党支部引领老旧小区焕新颜》)

编辑 编辑-关越(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通讯员 黄银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