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州高新区获悉,为应对市场口罩荒,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仅用3天将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
这是全国首款利用AI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进行鉴别和操控的视觉数字全自动口罩机,将于2月10日实现量产,单机产量可达每分钟120片,日产口罩超15万片,即单机月产可超过450万片口罩。而这样的口罩机该公司满产月产量可达50台。投入使用后强大的口罩生产能力将大大缓解疫情期间口罩紧缺的情况。
制造业强区一呼百应 全链条筑起防治防疫生产体系
口罩短缺!试剂盒短缺!防护服短缺!
广州高新区60余家科研单位争分夺秒,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蓝月亮全力启动消杀产品生产,洁特生物紧急恢复口罩生产,佛伦斯转战防护服,普理司等企业研发“广州造”口罩生产线……全方位构筑起“防、检、治”一体化疫情防治体系。
2月5日,该区紧急召集区内智能装备企业,动员国机智能、启帆、明珞、洁特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研发生产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自动化设备,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各企业在此非常时期,突破企业之间的界限,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术攻关和设备制造。对于首个完成任务的企业,该区给予支持奖励。
这一倡议很快得到普理司科技等企业群起响应。普理司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林小博介绍,从2月6日启动技术攻关项目到2月8日完成,仅用时3天,2月9日实现试产,2月10日开始量产。
除此之外,该区还有另外一个口罩机攻关团队,目前也在加紧技术攻关,预计5天将会形成成果。
3天大变身 机器跨界变身自动口罩机
“我们在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机器视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上具有核心技术,而且相较于其他的软件开发商,我们的优势在于不仅做软件,也具有硬件开发的能力。”普理司创始人、董事长林小博介绍,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机器需要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用来折叠口罩。虽然该零件普理司也有能力自己加工,但由于时间紧、人力缺,需要紧急向区内其他企业求助。
经协调,该区另一家智能装备企业广州数控全力支持。广州数控利用普理司提供的设计图,仅用了3个小时就生产出了口罩机所需的折叠口罩用零部件,并送到了普理司生产研发车间。
“此外还有生产无纺布的企业积极给我们提供生产原料。”林小博说,为了支援全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各家企业一呼百应、互相支持,有零件的出零件,有原材料出原材料。“2月8日凌晨4点多还有企业来给我送零配件,大家做这件事情真的是众志成城。”
由于该设备原本是利用视觉检测机器改造而成,当对口罩的需求量减少时,又可以改装回原来的视觉检测设备。
据了解,这是因为设备本体是拥有视觉检测的功能的自动化生产平台——核心技术具有通用性,所具备的视觉检测技术在目前所有的工业领域,包括在印刷行业、3C行业、手机行业、RFID物联网领域、太阳能电板行业、无纺布行业及柔板等行业,甚至新兴的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都能得到应用。
林小博表示,在疫情过去以后,这型设备可以做涂布机,也可以应用在许多3C类电子消费产品的生产线上,如各种卷材外壳、柔性显示屏幕、柔性电路板等的质量检测。只要具有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需求的生产线都能够将其改造为所需的设备,不仅可以嵌入成为某生产线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产线的生产。而且由于不需要重新建造,改造成本也相对较低,能让企业的生产更加灵活。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