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群山花海,总建筑面积 6321.38 平方米,可用病床 99 张,专设 60 立方米成套医疗污水处理站,不间断作业成套空气能热水设备可满足百余人淋浴需求,此外,可供前线医护人员住宿床位 87 个……这是 2 月 7 日下午,深晚记者在深圳光明"方舟"——位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东南侧二期项目用地的临时留观病房的见闻。据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光明区为满足辖区收治留医观察人群而建的此项抢险救灾工程,自 1 月 24 日动工,于 2 月 7 日实现首批 30 张床位投入使用,剩余床位预计 2 月 10 日可全部交付使用。
▲光明区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房航拍图 由中山七院早期拍摄
▲光明区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房航拍图 由中机城建近期拍摄
1 月 23 日,广东省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后,光明区立即响应疫情,迅速部署防疫工作,当晚就在中山七院建成了临时发热门诊,在全市最先启用。与此同时,全区召开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按照抢险救灾工程标准规划建设临时留观病房。临时留观病房投用后可集中收治光明区留观病例,降低正常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为实现高标准建设,光明区集中设计、建设、医疗等领域人才科学、合理规划。由中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城建)承建,由参与过"非典"抗击战的医疗专家任顾问。工程自 1 月 24 日动工,开始平整和硬化场地工作。为确保工程如期落实投用,光明区调动全区建设资源,用于临时留观病房建设。在区卫生健康局、区建筑工务署等相关部门支持下,项目首批 30 张床位于 2 月 7 日投入使用。
▲光明区临时留观病房正门
▲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工地上驻扎了党员先锋队
▲工程现场,中机城建的工人要赶在 2 月 10 日全面完工
根据规划,临时留观病房共有普通留观病房 95 间(95 床),抢救病房 2 间(4 床),工程整体依据传染病医院院感防护标准规划打造,有两层临时装配式板房 216 间,留观病房区、检验区、医护办公区和医护生活区分开设置,有效避免了病人交叉感染,也保障了医务人员安全。根据地域风向特点,该工程自南向北分设洁净区供医务人员使用、半污染区作为消毒用房,污染区为隔离病区。临时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房的医护人员多数来自中山七院,他们在发热门诊三班倒轮流坐诊,在留观病房两班倒轮流值守。
▲光明区临时留观病房 由中山七院早期拍摄
▲留观病房配置齐全,可满足留观患者日常生活需求
▲临时留观病房还设置了供医护人员住宿的房间
▲60 立方米成套医疗污水处理站
▲不间断作业的成套空气能热水设备
由于参与临时发热门诊和临时留观病房建设的一线工人难免要与发热患者接触,光明区还为一线建设工人提供了疫情防控培训和高标准防护用品;为让工程尽快投入使用,光明区组织专业人员对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诊疗规范等各类培训,保证医务人员到岗到位、应会尽会;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光明区建立督导协调机制,区领导每日到工地督导建设进度,协调卫生健康、建筑、交通等部门解决现场问题。
2 月 10 日,临时留观病房全面完工交付使用后,光明区将集中收治留观病例至此,按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将重症和危重症进行分区,将儿科分区,将疑似病例和排除的留观病例分区,将有流行病史的和无流行病史的分区,实现分区分诊,提高诊疗、转运效率。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