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年。有消息指,近一年不到时间,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总数超过2000家。近日,“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规范与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主办方《每日经济新闻》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行业合规、监管和创新,成为互联网金融业界普遍关注的主题。
在论坛活动现场,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蚂蚁金服副总裁、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陆金所副总经理、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等业界“大佬”纷纷发言,为行业寻找“治病良方”。
伍旭川从金融科技的概念、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科技的监管方面详细的阐述了目前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
胡滔在主题演讲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到今年9月,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总数超过2000家。在她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从一个鱼龙混杂的状态向一个有序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胡滔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始于技术,终至普惠,这才是互联网金融应该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杨峻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建立在刚兑上的资产管理就不是真正的资产管理,除了银行存款是刚兑之外,资产管理是不能刚兑的。要打破这个局面,就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也就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
方以涵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监管时代下的金融科技创新,要守正出奇。而且这两个词是有顺序的,先要守规矩,然后才能同时创新,不能在不守规矩的情况下创新。
在圆桌讨论环节,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黄志海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从宏观视角解读行业现状。
论坛举办的圆桌对话更加深入,理财范创始人兼CEO申磊、民贷天下CEO陈挺等众多业内企业的负责人将就网络借贷的合规经营、风险控制、创新金融的理财实践,以及互联网保险等议题进行讨论,以行业一线视角,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年,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让互金行业所处的监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前两年高速发展的互金企业逐渐回归理性,开始重视风险与规范。
从今年4月启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开始,到10月13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在国务院网站发布,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这半年来如履薄冰,有很多P2P平台选择主动退出,或者谋求转型。
来自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为9.83%,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280%。当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计98家,其中问题平台40家(跑路32家、提现困难8家),停业平台58家(停业57家、转型1家),停业转型数量明显多于问题平台数量。
目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仍在继续。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不久前表态,互联网金融活动跨领域、跨区域特征明显,专项整治将运用“穿透式”监管方法,透过表面判定业务本质属性,根据业务实质执行相应的行为规则和监管要求。专项整治短期内的目标是规范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扭转部分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的局面,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有观点认为,在监管政策逐渐落地之后,行业洗牌会加剧,会有一批平台退出,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