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归来,这位西乡老兵助力宝安繁荣稳定

2016-10-30 18:55
摘要

尽管西藏如此”美如画“,但藏区退伍军人罗景峰,却把脑海最难忘的部分,留给了当兵时的艰苦岁月和深厚的军民情谊。“西藏有我难以忘却的回忆。”

西藏,多少文艺青年魂牵梦萦的地方——神秘、文艺、浪漫。蔚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旷野上的牛羊、满山遍野盛开的格桑花……    

111

尽管西藏如此”美如画“,但藏区退伍军人罗景峰,却把脑海最难忘的部分,留给了当兵时的艰苦岁月和深厚的军民情谊。“西藏有我难以忘却的回忆。”

这份回忆有点“痛”

西藏,作为一个天然的战略高地,是我国西北、西南的天然屏障和通往南亚的门户,军事地位和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在西藏当一个边防兵,既是个人荣耀,又是护国之重任。

2009年,来自西乡的小伙子罗景峰应征入伍,远赴雪域高原西藏。跟大多数人一样,入藏之前,罗景峰对西藏既好奇又期待。但真正去了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112

罗景峰

一上来的高原反应就给了他们新兵一个"下马威"。他所在部队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几乎所有平原地带过来的新兵都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     

"晚上头痛到睡不着觉,白天头昏脑胀。"罗景峰说,不少新兵前脚刚进军营,后脚就进了医院。

夜穿棉袄午穿纱。西藏巨大的昼夜温差,也让他们扎扎实实地感受了一把青藏高原的"神奇"。

白天的太阳毒辣,穿短袖晒一会皮就会掉,疼痛难忍。有些战友被晒伤后,两三年疤痕都还在,所以在西藏的两年他从不穿短衣短裤。

而夜幕降临,又似换了人间。气温急剧下降,晒伤的痛感还没消退,就得迅速穿上秋衣秋裤,裹上厚厚的军大衣。    

到底有多冷?罗景峰说,有时水喝到一半就没法喝了,因为剩下的一半冻住了。"吐个口水,都会能快速变成冰渣子。"    

除了艰苦,还有危险。西藏地势险峻,气候特殊,潜在的风险无处不在。加之,周边政治环境复杂,必须时刻警惕被袭击的威胁。

尽管这份回忆有点“痛”,但他还是明确表示去西藏当兵一点都不后悔。这份人生历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极大的磨练人的意志,大幅提升人的忍耐力和执行力,“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这份回忆有点“暖”

因为纪律要求,罗景峰跟部队周边的藏民沟通不多,"但遇到的藏民基本都很淳朴。"平时部队还会跟藏民进行物资上的交换,帮藏民修路搭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113

当地的藏民在劳作   

印象比较深的军民合作发生在退伍前的几个月。当时西藏那曲地区突发地震,正在野外参与集训的罗景峰参与了这次抢险救灾。

早上七点出发,颠簸七八个小时才到达灾区,"复杂的路况把好多人都颠吐了。"一下车,顾不上灰头土脸样子,就投入到了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中。

转移藏民,搬运物资,抢修危房,从下午干到天黑……就这样,他们干了整整一周。

实际上,当时连队自己的军营也震裂了,成了危房。但部队还是决定先修藏民的房屋,让留守人员住帐篷。"我们自己人比较随意,搭个帐篷就能住。"罗景峰说。

114

罗景峰与战友

由于藏民普遍不会汉语,没法跟部队官兵直接交流。他们只能在官兵休息的间隙,默默地送上一碗酥油茶和牛油糕,或者集体献哈达以示感谢。双方没有一句言语,但情谊早已抵达。

回忆变成驱动力:军人作风继续发扬    

西藏退伍归来,这份又痛又暖的藏区军旅记忆转化成了责任感,罗景峰选择投入家乡的繁荣稳定建设中。

他通过招募考试,加入了宝安区西乡街道民兵应急分队。民兵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也是应对突发事件和巩固特区经济的建设的重要力量。

应急分队平日主要负责街道各社区的应急维稳工作,包括协助查违部门参与查违行动,配合交警中队查电动车,以及大型活动的警戒安保等,工作繁琐而重要。

前几天,强台风“海马”袭击深圳时,罗景峰与同事始终奋战在抢险第一线,不停地辗转于转移物资和人员,疏通水道,清除障碍物……

15

罗景峰与同事在工作。

哪里有突发事件,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个职业,没什么放假的概念,随时都可能有任务。我们曾经是军人,必须冲在第一线。”

从西藏到西乡,难忘的回忆依旧在萦绕,高原军人的作风继续在发扬。

微信截图_20161030113940

来源 宝安国防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