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和土办法相结合 罗湖区东湖街道疫情防控做得实
读特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吴奋生
2020-02-06 18:19

居民小区、城中村防疫工作有哪些好做法值得推荐?2 月 6 日,记者走访了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的翠鹏社区、大望社区、梧桐山社区。

东湖街道在罗湖区的"三位一体"(社康、民警、社区工作站)制度的基础上,发动了物业公司(股份公司民兵)和网格员力量,目前各项防疫工作井然有序。

采访中,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表示," 3+2 "即是一个责任体系,又是一种工作机制,1 个重点人对应 5 个责任人,出了问题,就是这 5 个人的责任。5 个人各司其职,从医疗观察、沟通宣传、生活保障到法律责任宣讲,以及拦截追踪等等都有人负责。

"每个岗位具体到人,守土有责,这样工作责任心就增强,各个社区工作人员防控意识和自觉性也提高了,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目前我们街道 500 多名重点人全部把控到位。"程时菊表示。 

翠鹏社区景亿山庄:从湖北返深的胡女士居家隔离多日,有人送菜带垃圾都帮助处理,觉得很暖心

2 月 6 日下午,东湖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慧坚带队走访了在东湖街道翠鹏社区的景亿山庄小区。该小区进出口对进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井然有序,条幅宣传、海报宣传、喇叭宣传多种模式相结合。

景亿山庄小区管理处主任邓水清表示,该小区目前有 8 户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每天 9 点半,景亿山庄管理处工作人员定时到这 8 户门外收垃圾,平时,工作人员的电话都留给这 8 户居民,快递到了,外卖到了,还需要买什么东西,他们只要一个电话,立刻有工作人员帮他们跑腿。

采访中,从湖北咸宁回到深圳的业主胡女士说,她们一家四口1月 24 日开车回到深圳,跟翠鹏社区工作人员报告后,就自觉居家隔离观察,每天都测量体温,暂无异常。"社康医生、社区的工作人员、物业的电话都给我了,有什么事情我都可以找他们,跟正常生活一样。"胡女士表示。 

在走访中,刘慧坚再次跟翠鹏社区工作站人员、各管理处工作人员强调,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要协调好,针对返深人群信息多打电话,"就算他们还没回来,打了也不多余,也是个提醒作用。"

针对从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要保证"每天有沟通、事事有记录",及时预判和发现人员脱控、逃避隔离等隐患。

刘慧坚同时表示,前几天,曾有一位从疫情发生地返深的男子,跟亲戚一起在东湖某小区居家隔离观察,7 天之后,他自觉无事,晚上就悄悄地准备开车返回自己在另外一个区的住所。 东湖街道的 3+2 制度工作人员在联络中知道后,立刻动员其亲戚赶紧开车去将他追回来,三小时就把这个人追回来了。

 "目前,这个机制还是很有效的,迅速发现、迅速动员处置,没有增加接触者,我们还给他宣讲了法律法规,他也认识到了错误。"刘慧坚说。同时,东湖街道下达了" 1 号指挥部指令",严令各社区汲取教训。 

大望社区、梧桐山社区:城中村设卡点检查体温,二维码登记信息,"老乡管老乡"颇有成效 

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介绍,东湖辖区的大望社区、梧桐山社区是两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较多,由此,这里成为东湖街道疫情防疫隐忧最大的"决战场"。连日来,两个社区用"土办法"和"新技术"相结合,筑牢社区疫情防控战线。

2 月 5 日下午,走过大望桥,朝左边的主干道大望大道处设立了健康检测点,朝右的主干道望桐路处同样设置了健康检测点,"党员先锋队"队员、民兵应急队员、社康医生上岗执勤。 乘坐公交车、的士抵达的人员一一下车排队,党员先锋队队员们有的发放返深人员告知书,有的测量体温,有的对拿着行李回来的人员拍摄车票,有的登记电话、身份证等信息。

据悉,从 1 月 31 日开始,健康监测点轮班值守进行体温监测和重点人员返深甄别、登记,累计出动人次 418 人次,检查车辆 9602 辆次,测量体温 17446 次,劝返 972 辆次,暂未发现异常情况。

大望社区党委书记高桂秀表示,他们还想出了不少土办法和新技术结合,比如针对居家观察的居民,他们特意协调了区域内的优质超市乐百家,将该超市的工作人员的微信发放给这些居民,直接在微信上"点菜" , 超市工作人员送到门外,直接结算。

"我们还发动了很多疫情发生地的有声望的人,让他们‘老乡管老乡‘,目前这个微信群已经有 157 人,很多重点人的信息就这么掌控到了。"高桂秀说。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

(作者:读特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吴奋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