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快捷、耐久,总理呼吁的“装配式”建筑在前海已经落成

记者 曹崧 /文 何龙/图
2016-03-11 03:41
摘要

在深圳前海,以模块化方式建造的前海创新商务中心完成搭建,短短4个多月,一座容纳千余人办公的现代化办公园区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成了,也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体量的办公类模块化建筑。

274501344433799562

 

链接: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尽可能在工厂进行加工和现场组装设计而成的工业化建筑。和传统的现场浇筑墙体、梁、柱等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由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更为节能、快捷、耐久,建筑品质更高,优势明显。

装配式建筑正逐渐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在“两会”之前,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其实,早在装配式建筑成为当下“热词”之前,在深圳前海,以模块化方式建造的前海创新商务中心已为装配式建筑做了诠释:把功能各异的建筑单元在工厂车间中按照标准化模式完成搭建,再把这些模块建筑运送到工地,逐个精准向上码放,短短4个多月,一座容纳千余人办公的现代化办公园区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成了,也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体量的办公类模块化建筑。

详解前海创新商务中心的“组装“过程

建房子不搭脚手架,工厂里定制后现场吊装,起一栋高楼只需10多名建筑工人……从去年7月前海创新商务中心开始动工起,别样的建设场景震撼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

500多个标准的箱体,把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建筑体分成若干个空间模块,箱体中所有的空调、消防、照明、网路等等装置、布线都已经提前在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进行简单打桩和拼接等基础建设。

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前海三周年之际,创新商务中心举行了交付仪式,前后建设周期只花了4个月不到的时间。

而当记者走进交付后的前海创新商务中心,发现这些所谓模块化“箱体”的内部和一般的建筑并没有非常大的区别,仅在公共墙面、楼梯、吊顶等地方能看到螺栓连接之处。

“采取“工厂制造+现场安装”模式,与传统建造方式来比,施工周期缩短40%以上,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期策划部总经理李荣生告诉记者。同时,各个部件预先在工厂里统一制造,能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地、节电,项目可减少施工用水量、混凝土损耗约60%,减少施工垃圾和装修垃圾约70%,

另一明显感受到与传统工地相区别的,是在创新商务中心工地现场。减少了现场浇筑和材料运输等环节,不仅工程施工不必再看天气,几个月来,记者每次到现场采访,几乎从未感受到噪声刺耳、尘土飞扬的景象。由于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大大减少,工地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率几乎为零,非常干净。绿化、管道安置等基础工作也与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园式工地。

将施工误差从“厘米级“突破到“毫米级”

建筑从“工程时代”走向“工厂时代”,不仅仅是建筑品质、速度的升级。它还意味着

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即是由现在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建造方式朝着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转变。

也有人会问,这样的房子安全吗?事实上,李荣生向记者表示,装配式建筑的品质更高、寿命也更长。

“模块化建筑当然不是简单的‘搭积木’,更像是‘造汽车’,” 李荣生说,它将建筑生产的全过程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全部由电脑操作控制。与工厂的生产线类似,这些模块都要建立统一的模数、流水线量产通用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最后再将各种零部件拿到工地组装,摆在不同位置,变成不同户型。

这也是所有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总装车间”取代了传统工地,农民工与技术工人替换成产业工人与操作工人。在工厂里,机械化的实施与运用将最大限度消除人为因素制约,建筑所需要的材料,都是通过先进的设备与精密的模具来进行精度控制、质量确保。而完全采用工业化设计的结果是,建筑能耗损失大为降低,其防渗漏性能更好。

“创新商务中心就是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在做这些模块时,明显感到施工精准度由‘厘米’升级为‘毫米’,因为往往差了一毫米,下一个模块就装不上去。“李荣生说。

目前装配式建筑造价仍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利用模块化概念设计的建筑,在运输和拆卸时都十分方便。

实际上,目前前海管理局办公所在地,也是简易的模块化建筑,由循环利用旧集装箱改造建成。3-5年后,配合新的发展规划,这些建筑都可实现快速拆除,不会对地面及周边产生破坏,也不产生建筑垃圾,有效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此外,拆除后的建筑可通过车辆运输至其他场所继续服务,还能实现循环利用。而传统建筑一般在拆卸后只能变成土方、砖块、钢筋、木材等,要想再次在其它地方使用,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虽然装配式建筑的本质之一是降低成本、加快资产周转率,但由于产业链不完整、生产规模小、标准混乱,在初期的建造成本并没有如期下降,反而上升。前海创新商务中心的造价大约比传统样式建筑高了20%左右。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舒东表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一个崭新的主流技术发展潮流,对于推动建筑业产业升级,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品质意义非常重大。

近两年来,国内持续放缓的投资增速、愈发突出的资源短缺以及加速消失的人口红利等,让传统建筑业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舒东认为,随着建筑工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规模化、技术的改善,工业化建造方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将毋庸置疑。“未来我们还需要政府转型、政策配套、企业自身努力三者合一,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舒东说。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