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医夫妻:执勤一句“平安”、诊室一句“安好”是彼此最好的情话

读特记者 戚金城 吴欣蔓 黄俊生 马东桂 文/图
2020-02-05 11:28
摘要

驻守落马洲河畔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就有这样一种特殊家庭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在此战“疫”行列中,有两张最美“逆行者”的颜色格外亮眼。驻守落马洲河畔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就有这样一种特殊家庭。

他是身着“国际蓝”的国家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国门筑牢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她是“白衣天使”,守护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当警察遇上医生,警医家庭的奉献远超常人想象。一对夫妻,两种职业,却有相同身份——共产党员。他们不仅以特殊的方式默默相守,并肩作战,更用行动诠释着一致的信念:战“疫”必胜!。

无言默契,携手奋战

江树扬夫妇

江树扬是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一队副队长,他的妻子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获悉疫情迅速蔓延的第一时间,本已批准离深回老家的江树扬和妻子在没有事先商量的情况下,默契地选择了中止休假,返回各自工作岗位上,回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作为队里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江树扬在国门防疫工作中肩负使命,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去到执勤一线,热心协助旅客通关,积极向通关旅客宣传防疫知识,更担负起队内接收港方退回涉疫情人员的重要任务。执勤现场,江树扬一次次的“最美逆行”背影让人佩服与感动。“当然也怕,每天接回有涉疫情人员,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我既然佩戴这党徽、穿上这身警服,那就绝对不能退。”他坦言。

另一个战场上,江树扬的妻子和同事们在医院内坚守着,穿梭病房之间,为疫情期间出生的小生命保驾护航,悉心呵护着新生产妇与婴儿的平安和健康。“老公,你执勤接触人多一定要戴好口罩,照顾好自己。”电话里妻子反复叮嘱当班执勤的江树扬,虽然不能和家人共度新春佳节,但江树扬的心里格外温暖。

主动请缨,家国担当

杨春生夫妇

杨春生是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三队四级高级警长,疫情爆发后,已经55岁的他第一时间向所在党支部写下了申请书:“17年前抗击‘非典’期间我在罗湖桥中线执勤,17年后我虽换了工作岗位,但这一次,我依然请求上一线,坚决不退缩。”在福田口岸执勤现场,戴着口罩的杨春生耐心地帮助旅客使用自助通关、认真地进行着人证对照,也热心地将妻子发给自己的“健康提示”转发给每天与其共同奋战的同事们,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工作。

在抗疫一线,有一种爱,存在于亲密爱人之间,写满了家国与担当。杨春生的妻子是深圳市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她就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为入院患者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做好登记……“近几天我们医院的就诊人数很多,你在口岸执勤接触人也多,这段时间,我们要互相隔离好,咱俩可不能倒下。”伴着妻子的叮咛,杨春生在视频里连连点头。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杨春生夫妻俩聚少离多,双方的牵挂与关心也变为一段视频、一通电话,“你放心,我没事,你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我们一起加油!”杨春生守护的是国门平安,妻子守护的是人民健康,彼此一句简单的问候是夫妻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斗争中最大的支撑与鼓励。

医者仁心,警魂热血

周海夫妇

“疫情面前,作为党员更要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做好表率,绝不退缩。” 周海是皇岗边检站执勤八队一级警长,这一周来,他奔忙在皇岗口岸执勤现场的角角落落。他深知,只有把工作做到细致和极致,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春节期间,他坚守在查验第一线,主动放弃轮休机会,在做好自身防护、为广大出入境旅客提供贴心的通关服务的同时,一丝不苟地把疫情防控的责任压到最实处,把上级部署各项战“疫”举措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与其他支委成员一起,密切与海关相关部门的疫情信息通报协作机制,进一步细化涉“疫”旅客的移交管控和后期追踪方案,做到顺畅高效通关和严密疫情管控“双确保、双促进”。

周海的妻子就职于深圳爱维艾夫妇科医院。作为直接面对疫情的一名医生,她从春节前就一直值班,坚守岗位沉着应战,为百姓的健康“护航”。作为警医家庭,在疫情期间需要作出的是更多的牺牲。虽然家中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但周海夫妇舍弃这份眷恋,克服困难、妥善处理好家中事务,双双奉献在战“疫”一线,以个人“小家”的牺牲,换取“大家”的平安健康。

疫情在前,白衣天使逆行;疫情不退,人民警察不退。这样的“警医”家庭在移民管理警察队伍中还有很多,皇岗边检站的民警身着警服,守护一方安宁。他们的另一半身着白大褂,保护人民健康,执勤时一句“平安”,诊室里一句“安好”是他们对彼此最好的情话。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吴欣蔓 黄俊生 马东桂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