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防控疫情,AI大显“身手”

读特记者 闻坤
2020-02-04 12:36
摘要

从1月疫情扩散起,云天励飞就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走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和组织都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1月疫情扩散起,云天励飞就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走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数据显示,深圳市政府在严控疫情传播方面不仅效果明显,更是率先公布了确诊病例逗留的小区(场所)名单,信息透明。

此外,深圳市政府还在积极探索多方面的疫情防控手段,包括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圳市政府在疫情扩散伊始,就邀请云天励飞一起,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为抗击疫情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深圳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精准筛选发热人员、阻断传播源以及传播途径是首要任务。据悉,云天励飞的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建议利用人脸识别、AI测温、历史轨迹分析、关系图谱分析等AI技术能力,在保护患者和公众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确诊病例跟踪、疑似病例防控、公共场所管理和返深人员管控,做到阻断、预防、管控“三手齐抓、三管齐下”,以达到阻断传播源、减少感染数、有效预防感染的总体目标,实现AI赋能精细化防控肺炎疫情。

疫情防控设备

针对疫情防控,云天励飞积极探索利用AI设备,包括智能红外体温监测系统、AI测温门、人脸+测温通行闸机、人脸门禁+温度检测、红外活体测温半球等,针对车站、写字楼、酒店等公共区域,做到“出入管控+全员测温”一步到位,实现高效管控、便捷预防。

其中,云天励飞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红外体温监测系统采用AI+红外测温,可以通过人脸检测快速判断是否为人脸,自动分类后对高温对象报警,自动剔除远距离测温携带物的干扰,去除90%非人脸报警,提升检疫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此系统参与了2016年广东省防控寨卡病毒病科技攻关专项,并且在2018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的智慧边检中广泛应用。

公共交通区域部署方案

深圳为移民城市,加上春运返程,当前确诊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有效管控交通要道、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地铁、公交车站等区域,可以有效筛选疫区以及高危(发热)返深人员,控制传播源头。

以火车站为例,云天励飞积极探索采取三层防控圈:

第一层:出入闸机通道-在原有通道闸机增加人脸测温仪;

第二层:出入站口室内-人工安检增加手持测温仪复查;

第三层:出入口及周边部署人脸抓拍机测温仪器,综合分析高危人群及人员出行信息。

确诊/疑似人群历史轨迹分析

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深目”系统,可以针对目标人员的出行轨迹进行精确筛查,分析其历史轨迹。

针对疫情防控,对接当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人员名单,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深目”系统,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分析、筛选人员的出行历史轨迹,筛查到访区域,从而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观察和消毒处理。

确诊/疑似人群关系图谱分析

在“深目”系统分析目标人员历史轨迹的同时,云天励飞的“天图”系统还支持对目标人员的关系图谱进行分析。

对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名单,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天图”系统智能分析病例关系图谱,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挖掘其接触的人员信息,筛查病例同行人员、潜在发病人员,从而对密切接触人群进行重点观察和隔离预防,对防止疫情扩散将大有帮助。

当前肺炎疫情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既是公民的义务也是责任。

云天励飞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政府部门精确检测公共区域未戴口罩人员,统计未戴口罩人员数量及次数,及时进行提醒和管控。

云天励飞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制定智能检测方案,力争在疫情的人流监管、监控和体温异常预警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