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无人机高空喊话老奶奶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里,老奶奶出门没有戴口罩,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大声提醒道“赶紧回家别乱跑”,老奶奶“吓了一跳”转身就返回了家。在江苏沭阳,交警小姐姐则利用无人机对人行道几位边走边吃的美女喊话道,“抓紧地把口罩戴上!东西可以回家再吃!”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十分严峻,记者观察到,不止是防疫宣传,在消毒喷洒、巡查监管等多个方面,无人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山东菏泽、河北泊头、宁夏中卫等地,原本平时农耕时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被改装称“消毒”无人机。以山东郓城县唐庙镇为例,1月31日晚,无人机工作的头天,先利用微信群通知注意事项——“明天全天,镇政府使用无人机对镇驻地进行消毒,请大家不要外出,不要围观,外边存放的食物都收起来……”。2月1日一早,天气晴朗,适合无人机喷洒消毒。唐庙镇乐松无人机公司派出两架无人机,自上午9点开始进行消毒。一架无人机一次可喷洒15公斤消毒液,两架无人机预计全天可“飞行”30余次,累计可喷洒消毒液900公斤左右。再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新墩花园社区为例,社区主任表示,以前是小区物业人员人力消毒,喷洒面积不全面,现在有了无人机消毒,不仅覆盖面广,还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便利,节省了人力物力,切实提高了社区疫情防控水平。
除了喷洒消毒,无人机居然在测量体温方面也派上了用场。近日,在江西宜春市宜阳新区,易金禹利用配备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为居民进行远程测量体温。据易金禹介绍,经过其个人使用家用的额温枪和耳温枪的对比发现,在有效测距三米之内,无人机的精度在5%左右,如果测量的距离能够在一米之内的话,那么这个测量精度就可以缩小到1%,完全能够满足其摸排需求。
另外,小型的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可在45分钟左右(目前也有续航80分钟以上的小型无人机)可以快速的完成一栋十几层高楼的人员体温测量,其测量速度远远超过人员一层层上楼登门测量,而且还有效的减少接触。同时,无人机可以将测量数据快速的保存在到手机或者电脑中,检测人员完全可以对每家每户进行编号,每天定时进行测量,而且还可以观察和对比以往数据,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和随时观测的目的。
不止是在前端的预防环节,无人机在后端的处置方面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广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出动了无人机,来遥感检查定点救治医院的医疗废水及废物处置情况,确保医疗垃圾得到妥善处理,真正做到“日产日清”。
就在将投入运作、抗击疫情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过程中,无人机不只是通过航拍实现了“云监工”,还为夜间施工提供了充分的照明。原来,这是由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两位南非院士共同研发的照明无人机,于1月25日(大年初一)送至武汉,服务于火神山医院夜间建设。据了解,极客桥系留照明无人机3分钟内完成部署,利用1.5kw小型发电机可提供不间断提供长时间照明,升空高度50米,单机模式能有效照亮6000平方米,为夜间应急救援和施工提供充足照明。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