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A股市场的冲击将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节后投资者如何抉择?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分析认为,疫情对市场短期交易的影响明显,但长期影响有限,价值投资者宜关注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生活和商业模式等领域的机会。
他表示,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A股市场走势2020年资产配置策略是明确的:基于从衰退到弱复苏的宏观场景的判断,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中基于盈利增长而不是估值提升的成长和金融优于消费和周期板块。在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资产配置何去何从,关键是要判断这种冲击对前述宏观场景的破坏程度如何,是经济弱复苏被打断,经济重新陷入衰退,甚至在通胀压力仍在的背景下进入滞胀状态?还是冲击只是改变增长节奏但不改经济增长趋势,在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下,甚至有超调的可能?
从基本面因素和交易因素看,短期内交易因素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基本面因素起决定作用。目前市场的共识已经形成,疫情对市场交易节奏的影响是确定的,开盘后股票市场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剧烈震荡。
分析称,如果没有大的刺激措施,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放缓,对全年的影响在0.5个百分点左右。可以说GDP的下行对风险资产的冲击是明确的,但下行空间也是有限的,这是资本市场的支撑线。时间放长一点看,中国经济本身处在上升阶段,疫情虽然会对短期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很难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在政府和全国人民努力下,疫情会及时得到控制,经济在短期波动之后也会再度重拾企稳反弹趋势。
市场流动性方面,央行明确金融市场开市后,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流动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上。目前中小企业生产停滞,但固定成本和工资要正常支付,压力很大,信用违约程度将会加深。
综合分析,股市和大宗商品短期会受到一定冲击,债市和黄金等避险资产有一定的表现。
魏凤春认为,A股市场方面,从权益资产的结构来看,消费行业首当其冲,交通运输,餐饮旅游,零售等相关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调整也会较大。对周期行业的影响也很直接。冲击加速了产业的分化,在这个过程中,新产业、新技术、新的生活和商业模式都会成为价值投资者的重点关注领域。非典时期投资成功的经验就是抓住了主导产业的逻辑,疫情之后,这依然是颠扑不破的规律。从债券市场来看,低等级信用债受到的冲击将会大一些,利率债的投资价值随着疫情的缓释而弱化,可转债将会先下后上。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