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市三院医研人员如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看这里

读特记者 王宇 郭宇立 / 文 杨少昆 / 图
2020-01-31 16:07
摘要

实验人员和病毒不仅是零距离接触,还要和病毒"面对面交流"。

近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BSL-3 实验室(P3 实验室)每天都要承担该院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和确诊病人病毒载量动态观察的任务。那么,他们是如何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状态又是怎样的?1 月 31 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BSL-3 实验室(P3 实验室)副主任张明霞,她为我们揭开与病毒"面对面交流"的神秘面纱。

▲市三院肝病研究所办公室主任,BSL-3 实验室副主任张明霞接受采访。

据悉,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分为 4 级(一般称为 P1、P2、P3、P4 实验室),1 级最低,4 级最高。P3 实验室也就是三级安全防护实验室,专门用于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研究工作,例如 SARS、埃博拉及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等。

张明霞介绍,在此次疫情中加强型 BSL-2 实验室 (P2+ 实验室)承担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任务,P3 实验室承担了确诊病人病毒载量动态观察的任务,临床医生根据病人每天病毒载量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和病情的转归,为临床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假如第一天有一个病人的病毒载量比较高,那么医生根据病人情况进行治疗后,第二天会再对该病人进行采样,我们会再进行检测,看看该病人的病毒载量是否有所下降。假如有下降,说明我们目前的治疗是有效的。"张明霞称。

▲实验室工作人员

张明霞介绍,P3 实验室和普通实验室不同的是,这里防范严密,内设多道关卡,进出的人都得全副武装。目前该实验室进出需要通过 2 道指纹门禁识别,穿戴 3 层防护服、2 层手套、1 层口罩以及正压呼吸面罩,整套装备大概 3 至 4 斤重。实验人员工作结束后,需淋浴后才能出来。

▲实验室工作人员

市三院 P3 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环境气压负 75 帕。进入实验室的空气不能倒流,进入和排出实验室的空气都需要经过高效过滤以保证洁净。此外,进入 P3 实验室的流程严格,实验人员需要通过体检、注射疫苗、相关技术培训和理论知识考试合格,一般身体素质好、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员才能获得上岗证。

P3 实验室承担的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实验人员和病毒不仅是零距离接触,还要和病毒"面对面交流"。他们要全面了解病毒的特性和喜好,才能检测到病毒,为临床提供一手的资料。据悉,目前该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不出院门"即可做上述检测和动态观察工作的医院。

▲实验室工作人员

病毒样本的检测和动态观察是确诊和治疗病情重要环节,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实验室的工作异常辛苦,许多小姑娘小伙子在重大疫情面前展现出的担当和态度让我很感动。"张明霞感叹。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王宇 郭宇立 / 文 杨少昆 /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