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袁静:“非典”抗疫“老兵”从日本飞回到第一线
读特记者 郑健阳 文灿/文 李博/图
2020-01-31 14:09

1月14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和女儿到达日本,开始了承诺两年的日本游;

1月16日,袁静“扔下”女儿和丈夫,独自乘坐飞回深圳的飞机,一下飞机就投入工作,至今,她一直都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线。

作为抗击过“非典”的老队员,袁静再次成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应急医疗队伍第一冲锋队核心成员,负责统筹确诊、疑似及排查病例的临床收治和诊疗工作。相比17年前的“悲壮”,袁静说,这一次,她打赢这场疫仗的信心更足。

迟到了两年的旅游,爽约了!

在感染科工作就意味着,每年春节时,袁静就要在医院和“禽流感”打交道,家人团圆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虽然女儿习惯了,但2020年的春节,女儿考上大学两年了,袁静决定,该实现那个“考上大学就去日本旅游”的承诺。

2020年1月14日,全家人跟团抵达大阪,可这一趟行程恐怕又要被袁静手中的电话破坏了。连续两天,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陆续出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始接诊相关患者,袁静根本无心游玩,手中的电话就没安静过,她一刻不停地接电话打电话。

15日,疫情形势严峻,袁静只能写下“脱团”保证书,独自脱团。

16日,她独自乘坐飞机飞回深圳。“这是我第一次跟团出国游,也是第一次脱离团队,印象特别深刻。”

又爽约了!可袁静当时想不了太多,“我心里就想着赶紧要赶回来,不知道接下来的疫情会怎样。”

不过,离开日本时,女儿的那声“妈妈加油”还是让她记在心头。

“战胜这一场疫战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记者问。

“旅游!”袁静脱口而出,“但一结束,我们又得开始治疗感染科其他病人了!”

父亲说了那句话,我泪水就下来了!

除了实现和女儿的诺言,袁静在这个春节还有一个心愿——和家人团聚。1月18日,在四川老家的父母就来到深圳,距离近了,可和女儿袁静就愣是没见上一面,两老只能一直在袁静的妹妹家中,一边关心着疫情新闻,一边期待能在除夕夜和女儿、女婿、外孙吃上一顿团年饭。

可对于一直在一线的袁静来说,除夕夜是模糊的。“感三科讨论完病人,又来到感二科看病人,不停的电话。刚停下来吃囗已变凉的水饺,才恍然记起今天是除夕。”袁静在朋友圈写下这一段文字。“拿起电话,才问了一句:‘爸爸妈妈,您们还好吧?’话还未完,爸爸就抢着说:‘你去忙吧,忠孝不能两全,我们理解,有豆豆和她爸爸陪着就行了。’”

冰冷的水饺、一天只睡4个小时……没有打倒这位抗疫老兵,可父亲的这一句话,让她的泪决堤了。

生命所托 责任所系

我和家属一样,希望患者康复

和女儿爽约,和父母无法团圆,内心有遗憾吗?

袁静说:“这对感染科的医生来说,义不容辞,生命所托,责任所系。”在这场战疫中,袁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全院的医生,全市的ICU团队听到消息都取消休假。我们也会紧张,也会担心感染,但没有一个人在逃避。”

目前,已经有4名患者痊愈走出医院,这也给袁静很大鼓舞,“我比任何人都想让患者康复,这是我作为医生的本心和责任,要不然我和你素昧平生,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救你,所以我希望,患者和市民也能理解医生,理解我们的工作。”

非典时是悲壮的

这一次是更有信心的

2003年,32岁的袁静就参加了抗击“非典”第一线救治工作,走向一线时,袁静和丈夫说:“如果我生病了,你一定不要来看我!”那个悲壮的场景让她铭记于心。

今天,袁静面对这一场疫情“淡定多了”。和17年前相比,如今整个医疗防控系统、疾控系统都有很大进步,诊断、临床、应对、重症患者的抢救、科研都在同步进行和进步,检测技术也不断发展,“所以,面对这场疫情,我不太慌张,比起17年前,这一次,我更有信心。”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郑健阳 文灿/文 李博/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