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火红的灯笼依旧高挂着。一个本该万家团圆的节日,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变得沉重,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在家家户户闭门不出的时候选择了“逆风而行”。
“非典”战士再请缨:到一线去
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原区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护士长黄哲梅, 55岁,从事护理工作35年,传染病护理相关工作23年,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治护理工作经验,2003年抗击非典时,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发生后,黄哲梅主动请缨加入到发热门诊,担任护理顾问,全面负责发热门诊及感染科病区的护理工作,迅速组建疑似病人观察病区,规范病区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流程及制度,主持发热门诊及疑似病人观察病区护理工作,为医院防控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最难忘的生日,最诚挚的许愿
大年三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沙井人民医院)郭新喜护士仍坚守在在发热门诊采血岗位上,从家人发来的信息,她才想起今天是她的生日,没有朋友的聚会,没有生日蛋糕,在匆匆吃了盒饭后,郭新喜马上又投入了工作之中,她笑着许下生日愿望:“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生日!愿我和你都平安归来!”
取消婚礼,夫妻共同作战
宝安中医院(集团)谢宇平是2017年8月来中医院急诊科参加护理工作的年轻人,她工作积极努力,出诊中医护理门诊,多次参加中医适宜技术义诊活动,所在科室在2019年中医适宜技术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她的新婚丈夫丁礼兵是她的同事。平时工作忙,父母就定在春节在陕西老家举行婚礼庆典,在接到疫情通知后,他们与父母商定取消婚礼,留在疫情防控一线与同事并肩作战,而此时,谢宇平已怀有身孕,科室领导劝其适当休息,谢宇平却说:“大伙儿都在忙,力所能及范围内,我能胜任。”
第一时间开车回医院:坚守发热门诊
23日上午,宝安妇幼保健院的曾月嫦还在老家与全家人共度佳节,接到疫情通知后,她不顾自己年后将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身体,当天就一个人开车赶回医院,担任起发热门诊负责人。虽年近50,已退二线,但曾月嫦说“让我进发热门诊,我就一定会坚守在这里。”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面对人员不足、物资紧缺、任务艰巨、危险重重,她毫无怨言、临危不乱,立即调配人力,申请物资;重新调整房间布局,搭建临时房间;规划接送感染患者路线,避免交叉感染;为减少患者到处走动及解决患者日常需求,她跟院办申请为患者提供一日三餐和饮用水;搭建预检分诊分级诊疗体系,做到不漏诊,快速准确分诊;规范医护人员交接班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合作沟通等。
为省防护服,她11个小时不喝水
为应对疫情的防控防护,每天病人量剧增,宝安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接诊病人时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准确、详细登记病人信息,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按照规范要求,吃饭、喝水、如厕必须更换防护服和N95口罩,发热门诊主治医师潘锦娜,为了节约物质,连续11个小时几乎不喝水,少吃饭,以避免少上厕所。因防护服密不透风,医护人员的面目皮肤因为压迫发青、发红、摘下面罩脸上是深深的印子,眼罩里布满一层水蒸汽。除夕夜是潘锦娜医生24小时值班,下午不到5点饭堂就送来了盒饭,可潘医生和护士们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才匆忙扒了几口饭又継续接诊病人。
1小时,16名护理人员自愿集结战“疫”
为应对突发疫情,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二人民医院(原石岩人民医院)决定新设临时病区收治发热病人,为此,护理部向护理人员发起号召,短短一小时内,16名护理应急队员报名集合完成,主动参加强化培训,自愿留下加班,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为新启用的观察隔离区做着万全准备。这16名白衣天使里,有年轻的女孩,有孩子的妈妈,但她们都在疫情面前,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勇于到最可能感染病毒的发热门诊,以她们坚定的信念,柔软的身躯迎战疫情!
“职责所在,我必须冲在一线”
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第二总医院(原松岗人民医院)感控科主任、宝安区人大代表陈芳,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坚守在最前线,加班加点完成了防控应急预案及分级防护、清洁消毒、就诊流程指引,组织对院职工进行了10余场模拟培训。1月23日晚上,一例疑似病例出现,连续工作数天的陈芳又累又困,但她顾不上休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从专业角度提出可以收治建议及风险,制定感控流程,亲自带着疑似病例按既定的路线进入病房,直到凌晨4:00才休息。“我是医院的感控科主任,控制医院感染是我职责所在,我必须冲在第一线!”陈芳如是说。
最美准妈妈,演绎最美逆行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办主任鲜敏是一位怀孕8个月的孕妈妈,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工作岗位上,和一线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感染防控战中,她负责宣教工作,把科学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和疾控人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传递给公众,让老百姓安心和放心。虽然8个月的身孕已经让她因身体笨重而行动不便,但是就如她所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职责所在”,她希望在这特殊的时刻和同事们奋战在一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立足岗位,防控疫情
宝安区中心血站综合科负责人欧阳玲同志-一位党龄26年的老党员,从1月22日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就主动把春节期间出去西安旅游的行程取消,退掉已订好的飞机票和酒店,不顾自己年龄已50多岁,全力投入到血站的疫情物资保障工作中,白天她在单位协调各类物资的配送工作,还主动申请晚上到石岩街道的塘头检查站进行值守,为现场的联防队员和交警人员做相关的疫情消毒培训,协助对过往车辆进行温度检测。塘头检查站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量大,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她在值守的几个小时中,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等交接班的同志赶到时,才开始喝水吃饭。
女检验师们,公卫队伍中的靓丽风景
“喂?主任,我在深圳,我可以马上回去采样。”这一通电话正是西乡卫生监督所检验科孙晓云拨通的,简单的一句话,涵盖的却是检验采样人员要冲到这场“战役”前线的决心。除夕当天,孙晓云和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告别,忙碌了一天,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孙晓云拨通家里的电话,电话的那头是孩子的呼唤,家人的嘱咐……但此时同事示意她要再次出发,她顾不上给孩子安慰,听着孩子的哭泣声匆忙的结束通话。除了孙晓云,所里还有杨小玲、王莹、吕伊莎等9名女检验师,正是她们承担着辖区所有的采样工作,从疫情开始即抛开小家投入到这片战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顶风冒雨,竭尽所能
1月26号凌晨6点,尽管大雨滂沱,寒风刺骨,福永卫生监督所吴吟涓、彭清琴等几位女医护人员穿好防护设备,带上消毒酒精喷雾,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医疗废物包装袋等若干物资,顶风冒雨,在车站出入口认真开展排查,确保疫情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疫情就是命令,冲锋第一线
石岩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科主任张敏和同事们已经连续住在所里半个月未回家。她坚持说:“疫情就是命令,我是业务骨干又是共产党员,我不到现场谁到现场”。每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她立即带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疫点消毒等高风险工作,反应快速、分析准确,为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提供了详细资料。同时,她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的人文关怀,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心情紧张、情绪激动,不配合流调采样消杀隔离工作,甚至扬言采取过激措施等情况,张敏同志总是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为依据,耐心细致做好防控思想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坚守岗位
陈惠芳是松岗预防保健所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自年二十五以来,她一直工作在前线,进入病房与病人直接接触,到病人家对密切接触者采样,开展消杀工作。紧张时,调查疑似病例,通宵达旦,专业分析与确定密切接触者的范围,指导下一步工作。她的身影出现在人群密集的医院、汽车站、市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病例调查,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追踪密切接触者,对防疫工作进行督导,对疑似人群进行排查,对社会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监督检查。
推迟进修,请缨赴一线
面对日益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沙井卫生监督所医疗监督科钟玉君主动申请推迟原本2月4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的计划,她向单位写下申请书,请缨加入防疫一线。和同事们一起到一线、到现场,对民营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辖区两家集中隔离定点酒店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指导。
这场疫情攻坚战
她们始终奋战一线
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也祝愿逆风而行的她们平安健康、一切顺利!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