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被称为“魔笛”的莫德里奇就是克罗地亚的“上将军”。“魔”是指他的能力,“笛”是指他的气质。
对苏格兰一役比想象的更加困难,不仅必须取胜才能出线,而且克罗地亚还头顶着两大“魔咒”:从1996年欧洲杯扩军至16队以来,上届世界杯亚军一直无法在紧接着的那届欧洲杯小组出线,1996年的意大利如此,2004年的德国、2008年的法国和2012年的荷兰皆如此,而克罗地亚,是2018世界杯的亚军;克罗地亚历史上5次与苏格兰交手,3平2负从未取胜,而这次作战的格拉斯哥汉普顿公园,又是苏格兰人的主场。
克罗地亚人的开局很顺利,16分钟时,莫德里奇分边,茹拉诺维奇右路插上传中,佩里西奇头球回摆,弗拉西奇停球扫射破网,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但主场作战总能让人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看台上传出的风笛声越来越响亮,比分落后的苏格兰人也越踢越顽强,反攻很快如浪潮一样连绵涌向克罗地亚禁区,险象环生中,克罗地亚球迷开始怀念曼朱基奇和拉基蒂奇,开始怀疑这支克罗地亚是不是真的老了。
终于在41分钟时,麦克格雷戈的贴地斩帮助苏格兰扳平了比分。
苏格兰人依靠身体优势继续加大反攻力度,悬崖边的克罗地亚人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只有“魔笛”。
虽然“魔笛”不再年轻,虽然克罗地亚阵中号称“天才”的不少,但在队友眼中,“魔笛”就是心脏,克罗地亚一拿球,球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球交给他;“魔笛”也是大脑,球一到他脚下,比赛节奏必然出现合理的变化,而他传出的球,始终指向最致命的方向;他还是前锋身后的利刃,还要充当防线前面的屏障……克罗地亚人希望他无所不能,而“魔笛”总是竭尽所能,弹完钢琴抬钢琴,既当爹,又当妈。
但需要腾出很大精力来抵挡对手猛攻的克罗地亚,看起来很难再取得进球,苏格兰则随时可能逆转。危急时刻,莫德里奇选择亲自出手来一剑封喉:61分钟时,插到禁区前的莫德里奇迎来队友横传,外脚背打出一记精彩的世界波,带着他所有的才华与果敢,射穿了苏格兰大门的死角。35岁286天的莫德里奇,成为克罗地亚队史欧洲杯最年长进球者,同时,他还以22岁273天的年龄保持着克罗地亚欧洲杯最年轻进球纪录,那是在2008年欧洲杯对阵奥地利的比赛中打入的。15年前,他带领克罗地亚开创了黄金一代,15年后,他又成为了黄金一代最后的坚守者,依然在扛着克罗地亚奋勇前行。
克罗地亚再度领先,但苏格兰人的反攻炮火依旧,一球优势明显不够。76分钟时,莫德里奇再度显威,他主罚的角球与佩里西奇完成精准连线,后者前点头球后蹭完成破门。
两球落后的苏格兰人直到补时依然在反攻,莫德里奇带领着队友们奋勇抵抗。终于,终场哨响,莫德里奇跪倒在地,高举双臂大声怒吼,压抑了90分钟,甚至压抑了整个小组赛的压力和情绪,都在这一吼中完全宣泄。刚刚过去的这90分钟里,他触球115次,98次传球86次成功,突破成功率100%,贡献1次解围和1次拦截,2次射门打进1球并完成1次助攻。虽然赛后欧足联把本场最佳颁给了年轻的弗拉西奇,但明眼人都清楚,克罗地亚在这场史诗般的决斗中,是在“魔笛”的导演下才取得的成功。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但那个曾在纷飞战火中一边放羊一边颠球的孩子,一直在用努力让人相信,只要有勇气和坚持,一定能够成功。
感谢“魔笛”,又给我们演奏了一出励志的绿茵交响曲;感谢“魔笛”,世界杯亚军从此不再惧怕回到欧洲。
(原标题《松哥看球 | 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