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故事 原来你是这样的地铁车站艺术墙!

记者 徐兴东/文 刘羽洁/图
2016-10-20 01:55
摘要

记者从深圳地铁运营总部获悉,即将于月底通车的地铁9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其中19个站点设有公共艺术空间,“一站一故事”展示城市文化。

记者从深圳地铁运营总部获悉,即将于月底通车的地铁9号线共设车站22座,其中19个站点设有公共艺术空间,“一站一故事”展示城市文化。

78e656420d94d482ea389deca0355b4

车公庙站墙壁上的“车公历史”基于地名而成,具有传统文化韵味。

《我们在这里》展示生态保护成果

65439465924106392

红树湾南站《我们在这里》。

在9号线红树湾南站的站厅里,记者看到了由黄杨创作的作品《我们在这里》。画面主体是由三只黑脸琵鹭构成,它们巨大的身形与远处深圳湾海岸线风景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以夸张的艺术手法给予受众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这幅作品传达出一个清晰有力的信息,黑脸琵鹭就在这里,深圳湾红树林是它们仅存不多的栖息地。

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著名旅游景点,地铁9号线红树湾南站是最靠近红树林保护区的车站之一,未来该站将成为游客乘坐地铁前往红树林的重要站点。黑脸琵鹭栖息在这里是深圳作为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标志,而选择这样一幅文化墙,在美化车站内饰的同时,更可以借此深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成果向市民及游客传达生态保护意识。”

《轻轻地走过》倡导安全文明习惯

659574278725574273

下梅林站《轻轻地走过》倡导安全文明习惯。

在下梅林站有一幅名为《轻轻地走过》的作品,这幅作品由吴德灏、李小佩创作。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幅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林间景象:叽喳的鸟儿、慵懒的猫儿、层叠的翠绿、逸静的林荫。人们从旁经过,会不禁放轻脚步,以免惊扰了这和谐的画面。

深圳地铁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地铁一直致力于为所有乘客提供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乘车服务,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需要和谐有序,而这样一个井然有序的乘车环境需要所有乘客的配合。想要确保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有很多细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卫生,比如乘坐列车要做到先下后上,不要冲抢车门等。” 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样一幅作品,能够让这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步履匆匆的人们放慢脚步,轻轻地去体验这份宁静。

在园岭站里有深圳人“家乡味道”

138020517621147376

园岭站艺术墙。

园岭站的艺术墙长1120cm、高300cm,使用玻璃马赛克、铝板喷漆、钢架,底部是一面巨大的黑板,黑板上是来自全国的“面条”,有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兰州牛肉面、重庆小面、香港车仔面等等。记者了解到,这幅艺术作品取名为“家乡味道”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籍贯不同的移民带来的故乡风味,二是深圳作为新的家园多元融合的味道。                         

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里汇聚了四面八方的人,也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味道,这么多味道在一起这座城市才有了它南来北往的活力。

地铁艺术墙铭刻深圳记忆

dcb6809ab2514244ceca72d605e4827

人民南站艺术墙以岭南荔枝为主要设计元素。

值的一提的是,人民南站艺术墙是来源于袁机美术馆国画大师袁机的作品《南国风情》。据介绍,作品运用袁机的国画素材,使用新材料进行展示保存,以此向深圳的绘画大师致敬。除此之外,还有上梅林站的“流动艺术空间”,可以更换不同的艺术作品。还有孖岭站讲述深圳陶瓷艺术的《南国瓷话》、鹿丹村站描述红雨伞行动的《地铁一刻》、向西村描绘城中村常见生活场景的《握手楼》等多幅艺术墙。

2d6774b8cfc4baba2fd68fee30ee973

鹿丹村站艺术墙融合义工元素。

深圳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艺术墙凸显了所在车站的文化特色,反映出深圳的城市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建地铁就是建城市,这些艺术墙已经不单是为了点缀空间以凸显车站特色,很多时候也承担着这座城市在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之重,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思想交错出的对未来、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寓意了地铁时代和城市精神的融合。”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