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党的故事丨一场大雨“冲”出了一个崭新的罗湖
晶报记者 李跃
2021-06-21 11:51

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最早响起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蛇口之外,深圳经济特区的开发顺序,来源于一场“意外”,而这也直接影响、决定了深圳今天所呈现的城市格局。

按照设想,最初准备先开发福田的上步。原因很简单,那里没有多少居民区,地势开阔,空置土地多。而罗湖虽然与香港交界,但开发起来要搬迁大量居民,麻烦多,而彼时特区开发资金紧张,能省一分是一分。但是,一场意外的大雨, “冲”出了不少问题,也“冲”出了一个崭新的罗湖。

1980年7月27日,一场大暴雨把罗湖一带变成一片汪洋。一出罗湖口岸,男士们就不得不巻起裤脚,提着鞋子,女士们更狼狈,裙子都湿了,当时,城市规划专家们所住的新园招待所也被水淹了,不少规划设计图纸都“泡汤”了。

看到眼前的一切,当时的市委书记吴南生急了,他找到分管基建的副市长罗昌仁,要求他一定得把水治住,否则难以建设特区。想一想,外商来深圳,第一站就是罗湖。如果总是这样子,一下雨就成泽国,谁敢来深圳投资?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到必须先开发罗湖。

开发罗湖,先得搬掉罗湖山——这是一座大多数深圳人不曾见过的山。根据勘探,罗湖山主峰有130多万立方米土方要搬掉,而罗湖区低洼的0.8平方公里要垫高1.07米,正好一举两得。

不到一年时间,横亘在罗湖关口附近的罗湖山整体消失了。90余万立方的罗湖山,化成罗湖片区130多万立方米的土壤,最低洼处增高了近4米,为此后20 多栋高层建筑的开工创造了条件。加上原来罗湖山所在的地方,深圳1.3平方公里的黄金地段就此形成。

如今人们熟悉的发展中心、香格里拉酒店、火车站等建筑,都相当于屹立在当年的罗湖山上。以现代化建筑的高度取代山的高度,或者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座以另一种方式立起来的山,挺拔着关于城市的生长的故事。

(原标题《晶报说·党的故事丨一场大雨“冲”出了一个崭新的罗湖》)

编辑 陈晓玲 刘彦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 郑蔚珩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