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展现“分类新时尚”,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开馆
读特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杨诗妍
2020-01-10 20:32

1月10日下午,位于银湖相思林公园的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举行揭幕仪式。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以“分类新时尚”为主题进行布展设计,展馆总面积1650㎡,是一座集环保知识宣传、垃圾分类案例展示、“再生”艺术展示、趣味实验、多样科普互动体验、培训宣教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馆,包括一个主展区、十个功能区,以及一个辅助办公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馆是深圳市首个拥有“志愿服务U站”的垃圾分类主题展馆。在此展馆设置垃圾分类志愿服务U站,旨在充分发挥深圳“志愿者之城”优势,结合深圳市垃圾分类志愿督导服务工作,促进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实效最大化。

主展区主要通过“垃圾之殇”“各国经验”“深圳垃圾分类历程”等十大篇章的图文内容,让前来体验的市民、公众更加直观认识垃圾分类的内容,了解垃圾分类深圳模式、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全链条工作流程及罗湖区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诸多创新性举措。展馆同时还通过展示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工作案例,让参观者感受到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导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在主展区的周围,还设有蒲公英志愿督导区、VR体验区、环保银行区、科技手工艺区、咖啡吧区、书吧区、微课堂区、分类画室区、分类艺术义卖区、再生科技体验区等10个功能区,提供垃圾分类主题教育、体验、休闲等服务。

展馆内备受注目的“蒲公英志愿督导区”细致地展示了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的理念,介绍了罗湖在全市率先推出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模式。VR体验区则提供了两台智能设备,参观者戴上VR眼镜,即可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展馆内还有环保银行区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该功能区摆放了10余个收纳箱,收集各类可回收物。据了解,深圳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推出了“环保银行”模式,学生将可回收垃圾存入“环保银行”,就可获得相应的积分,“环保银行”也会为该校学生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学生的环保行为记录,统计学生收集到的可回收垃圾的数量。目前,“环保银行”线上银行已在“深分类”小程序上线,面向全市所有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推广。

展馆内的“分类艺术义卖区”,不但陈列有罗湖中小学校学生及志愿者制作的垃圾变废为宝手工艺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均参与现场义卖,义卖所得将捐赠给爱心公益项目。

除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外,罗湖还在清水河街道建设打造了一个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该展馆为罗湖首座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也是全市第一座街道级垃圾分类主题展馆,已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开馆。

此外,罗湖还在东晓街道君逸华府打造了一座社区级的垃圾分类社区科普室。如今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的开馆,意味着罗湖在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场馆设施建设方面,已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之势,这些主题展馆在为市民提供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教育基地的同时,更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深圳全面展开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罗湖区一直积极创新推进落实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和推进路径。2019年,罗湖区完成683个物业小区垃圾分类“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建设,实现79所中小学、134所幼儿园、198个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全区生活垃圾日产量约1500吨,日均分流分类处理量约209吨,垃圾分类减量率达13.4%。罗湖还积极响应全市推行的垃圾分类“小小督导员志愿者”模式,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志愿督导服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建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接下来,罗湖区将通过不断加强分流分类体系建设、宣传督导体系建设、责任落实体系建设,提高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减量率与参与率,通过多项创新工作及全区总动员,社区、学校、机关单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为深圳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见习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杨诗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