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宝安区人民法院举行“2016年夏季执行大会战”新闻发布会暨法院开放日活动,公布了阶段性打击拒执的成果。为期三个月的“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共办结执行案件5687件,执行到位款项5.8亿元,将3499名“老赖”列入时薪执行人名单,主流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5人,“贴身”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42人,同时将9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正式打响了惩拒执攻坚第一战。
执行案件结案数大幅上升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出郑重承诺,自此宝安法院以“惩拒执,清积案”为主要内容的执行专项行动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多措并举“亮剑”执行难。
作为深圳特区的基层法院,宝安法院近几年收案数年年攀升,执行案件数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夏季执行大会战”后,宝安法院基本实现了打击一批拒执“老赖”、震慑一批被执行人、清结一批历史积案的目标。截止到8月31日,宝安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2089件,办结974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0.4%(5803件),执行到位款项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4%(6.5亿元),结案率达到80.6%,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0个百分点(50.03%);其中大会战期间结案5687件,执行到位款项5.8亿元,执行工作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多种“战术”结合 让“老赖”寸步难行
“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紧扣执行规律,采取“常规战术”和“攻坚战术”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依托最高院“总对总”和深圳中院“鹰眼”查控平台信息化技术手段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另一方面还采取了“两个拳头一张网”的攻坚战术,即对妨害执行行为采取的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和对严重拒执行为启动刑事追责程序,用联合信用惩戒之网网住“老赖”,不但将信用惩戒前移,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还将对其进行“贴身”曝光,向他们工作单位及居委会甚至居住地张贴曝光通告,让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老赖”,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对于公务员、党员等拥有特殊身份的“老赖”,向其人事主管单位通报失信情况,不但影响他们的评优评先更严重的还将建议依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一系列的措施就是要让“老赖”们时时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两个拳头一张网”的惩拒执模式收效显著,本报曾报道过拖欠十年抚养费的徐某拒执案和被判支付赔偿金却消失十年的刘某拒执案,宝安法院抓获被执行人后直接对其进行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在强大的威慑效果下,他们迅速、主动履行偿还义务,使得历时近10年的“骨头案”得以妥善执行。
联合信用惩戒效果显著 “老赖”主动还钱
宝安法院数据显示,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共将3499名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深圳市征信系统推送涉诉征信信息5783条,在主流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5人,“贴身”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42人,“点穴式”惩戒有特殊身份的“老赖”3人,由于受到信用惩戒压力而主动履行的案件有57件,履行标的额达1818.4万元。联合信用惩戒的效果逐渐显现,特别是有一些常年找不到人、查不到财产的陈年老案,被执行人因为信用受限、出行受限等,主动联系法院要求履行义务。
大会战期间,宝安法院共对47名被执行人依法采取边控措施,对46名拒执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对2名拒执被执行人予以罚款;公检法三家建立联动机制,签署合作协议,发布联合公告,形成查找被执行人、打击拒执行为的合力,期间共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人,刑事审判庭受理拒执罪公诉案件5件,已审结3件;引导申请执行人通过刑事自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已受理4件拒执罪刑事自诉案,其中1件已开庭审理。在这些强力措施的打击、威慑下,其中有94名被执行人因此全额履行义务,11人部分履行了义务,总履行标的达2493.56万元。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