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的“趣味版画”成了校园时光的“桃花源”

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2019-12-18 15:43
摘要

2012年,北师大南山附校小学部美术教师李晓宏,带着对版画艺术创作的热情,开创学校少儿趣味版画社团

版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先生提倡新兴木刻,开启了我国创作版画的先河。新时代的少儿版画教育如今已雕刻成校园里一道靓丽的美育风景——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的“少儿趣味版画社团”、 “少儿趣味版画课程”,就是这样一个装帧了校园时光的德育“桃花源”。

八年躬耕,以“艺术创作”成就育人梦想

2012年,北师大南山附校小学部美术教师李晓宏,带着对版画艺术创作的热情,开创学校少儿趣味版画社团。创建之初,没有版画机、没有印画室、没有晾画架,可是,师生们克服困难,硬是在没有专业版画设备支撑的条件下,也趟出了一条“版画创作”的新路径。

李晓宏回忆说,“一切源于兴趣。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师生们陶醉在校园版画创作的氛围里,困难变成了挑战,战胜之,其乐无穷、成就感满满。”光阴似箭,跬步成金,版画社团从初出茅庐到声名鹊起,不断赢得市、区各级教育局领导的鼎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创作天地在师生们面前铺陈开来。

从创建版画印画间,到拥有版画创作和印画、晾画于一体的专业版画教室,大型专业版画印画机、多台小型版画机一应俱全,北师大南山附校小学部的校园版画课程也从“精品”走向“普及”。孩子们沉浸在版画魅力中,让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方教育沃土上枝繁叶茂。

成绩斐然,让“传统文化”滋养绿意生命

版画教育具有什么价值,只是好玩儿吗?当然不是!北师大南山附校小学部提出,版画设计与制作在提高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培养预设性、意志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德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

深圳人才公园里的π桥颇具特色,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这当然也逃不过北师大南山附校学子的眼睛。去年6月,“人才尊享荣誉、青年树立理想、少年畅游知识殿堂——南山区中小学主题团队活动展示”在南山区人才公园举行,该校学子为π桥设计的版画作品得到团青委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不仅获得主办方收藏,还被印制成明信片成了珍贵的馈赠礼物。

在“六一”传统文化节上,版画专题吸睛无数;科技节上版画体验区成了最热闹的区域之一;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运动员创作的套色版画作品装扮,获得“人气王”;传统文化进社区,版画作品、体验区瞬间成“网红”;学生作品在每两年一届的市艺术展演活动中,屡获嘉奖……版画的魅力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在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田军“个性化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少儿趣味版画社团”八年磨一剑成为该校一张闪亮的“美育名片”——2015年当选“岭南少儿版画教学理事单位”并连任至今;同年11月“少儿趣味版画课程”获评首届“深圳市好课程”,并于2017年优化升级,推出“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次年获评“南山区美术特色教育版画特色学校”;2017年6月,在“南山区艺术现场会暨艺术特色工坊展演”中收获“优秀组织奖”;同年入选“深圳市优秀社团”;2018年6月,“少儿趣味版画课程”荣登“南山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项目”榜单。

田军校长充满期待地表示,北师大南山附校将升级探索“特色课程化“,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合青少年的版画表现形式,升级教学模式,与兄弟学校联手,创建版画教学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