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瞄准全球标杆城市,深圳开启2019全球招商大会,并首推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招商大会开幕前夕,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幼鹏接受记者专访,围绕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2035国土空间规划、坚决打好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战、创新土地管理政策三个角度,深入解读将如何提供国土空间的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据王幼鹏介绍,深圳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区域协调、共建共享”,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持续提升城市核心引擎功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规划中,深圳高度重视创新资源配置,科学谋划创新空间格局,打造一批重点片区,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重要载体。
据了解,此次招商大会,深圳推出了30平方公里集中连片产业用地,集中在36个片区。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分布在33个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分布在3个片区。这些产业用地主要来自土地整备。通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智慧,创新“规模整备、一体规划、连片开发”实施模式;通过划定重点整备片区、创新政策工具箱、全力资金保障、大兵团作战、强化片区统筹等工作方法、工作手段,深圳努力使未来凡是符合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用地保障。
为保障和规范产业空间的供应,深圳还建立了“遴选+供应+监管”的全链条用地供应机制。深圳市相关主管部门和各区政府根据遴选的产业发展方案,形成土地供应方案,实现“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的精准供地;用地成交后,各区政府与企业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全年期”监管。这些举措将充分保障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空间发展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王幼鹏表示,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深圳不断通过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以有限的空间资源承载无限的城市发展。自去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了《深圳市总部项目遴选及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和《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则》等土地管理改革举措,分别从优化程序、加强监管、降低成本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实体企业在我市获得产业发展空间。
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产业项目和总部项目均鼓励联合竞买。重点产业项目还鼓励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取得用地的初始成本。同时,深圳今年10月份出台了地价测算规则,在全国率先全面应用标定地价。通过产业发展导向、产业项目类型等地价修正系数和产权条件限制,加大对鼓励类发展产业和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保障产业用房需求方面,建设只租不售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纳入我市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进行管理,以优惠价格出租给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关企业可通过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提出申请。通过“房地并举”保障产业用地用房有效供应。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