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一个多月的这段日子里,P2P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6年9月月报》(下称《9月月报》)显示,2016年9月底,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为2202家,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为9.83%,环比下降了25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了280个基点。
成交量同比增长近7成
广东单月破500亿大关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9月P2P网贷行业单月实现了1947.17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8月增长了1.93%,同比增长了69%,单月成交量离2000亿元仅一步之遥。截至2016年9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为27762.26亿元。
网贷成交量排名全国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其成交量分别为509.11亿元、504.14亿元、437.53亿元,其中,广东、上海两地9月单月成交量突破了500亿元大关。
上述三省市9月的网贷成交量占整个行业的74.51%,相比8月73.87%的数值进一步增大,表明北上广三地累计成交量占行业的比例进一步增大。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盈灿咨询总经理马骏表示,出现这一现象或许与北上广多强背景平台,《暂行办法》出台后,投资人出于风险考虑,更多地投资实力背景的平台有一定关系。
此外,9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借款人数走势略有不同,其中投资人数为345.43万人,环比下降了1.81%,借款人数为146.94万人,环比上升了8.60%。
“投资人数出现微幅的下降,与《暂行办法》的出台、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对资金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有所关系。”马骏分析表示,借款人数的上升,或许也与《暂行办法》对于借款余额设定的限制有所关联,小额普惠金融是网贷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也直接带动了借款人数进一步的上升。
马骏认为,在一年整改期中,随着满足监管要求的平台越来越多,问题平台大幅减少后,网贷行业将更为健康规范,投资人也会有了更大的信心,从而带动网贷人气进一步攀升。
P2P平台降至2202家
停业转型平台继续增加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9月底,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为2202家,较上月减少了33家,环比降幅为1.48%;同比减少了215家(去年同期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417家)。
2016年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为9.83%,环比下降了25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了280个基点。
《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平台资产端竞争加剧且合规调整成本增大,部分平台主动下调综合收益率,行业综合收益率相应下行。
目前,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依然为广东、北京、浙江、山东、上海,分别为399家、299家、271家、219家、207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暂行办法》的推出,9月停业转型的平台数量明显多于问题平台数量(多了18家)。
数据显示,2016年9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有98家。其中,问题平台40家(跑路32家、提现困难8家),占比为40.82%;停业转型平台58家(停业57家、转型1家),占比为59.18%。
“《暂行办法》出台后的一年整改期内,停业转型平台数量仍将继续增加,良性退出对于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无疑是件好事。”马骏表示,网贷发展居于全国前列的地区,由于其运营平台数量居多,因此退出市场的平台数量也会更多。随着平台整改的推进,自认为难以满足监管要求的平台将会逐步完成清算停业,因此,平台数量进一步减少也是大势所趋。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