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广州、深圳、东莞、惠州、韶关、河源市河长办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及各地市志愿者河长代表、志愿者河长等约200人,来到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开展护河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在河湖保护和碧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保护与碧道管护,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确保东江流域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永续利用,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副局长石教智对深圳志愿治水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暨院士工作站为全国护水治河工作提供了深圳经验,希望广大志愿者朋友们积极交流,认真学习,相互借鉴,为管水治水护水的生力军、先锋队。
活动现场,东江流域护河志愿者代表、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执行院长、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关媛苑女士分享了“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社会力量”专业化志愿服务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志愿者河长长效机制和志愿者河长巡查、反馈、协调、宣导、督查的闭环管理机制的具体做法,现场深圳、河源、韶关、惠州各地市志愿者代表就自己的志愿护河经验分别作了精彩分享,大家积极交流学习专业化护河经验。
建设美丽河湖和万里碧道,非一人一日之功,需聚合你我之力,现场东江流域护河志愿者河长代表及广州、深圳、韶关、河源、惠州、东莞志愿者河长代表共同宣读《“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东江共识》,郑重倡议:
一是积极做“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的先行者,积极行动,以主人翁态度加快推进建设美丽东江和万里碧道。二是积极做“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的倡导者,积极努力传播志愿服务的正能量,努力使志愿保护水资源、碧道管护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三是积极做“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的参谋者,积极为保护东江和碧道管护工作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力推进解决跨界保护东江及碧道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四是积极做“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的示范者,努力保护水资源,勇于制止、大胆举报侵害水体健康的违法行为,承担起保护水资源及碧道建设的光荣使命。五是积极做“保护东江水·建设万里碧道”的监督者,努力实现“污水无直排,河面无垃圾,河道无淤积,两岸无违章,水域有景观,浮莲不入江”,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治理目标。
随后,大家还实地考察了全国首个护水特色U站——“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参观志愿护河栏,现场采集大沙河水体进行实操检测,围绕当前跨界河流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志愿服务助力跨界河湖管护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志愿者河长代表纷纷表示,各地市的沟通交流很有必要,深圳在志愿者河长参与河湖保护工作上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值得其他各地市借鉴参考,接下来将推动学习交流的成果转化,努力提升东江流域护河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