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这些案件告诉你这些行为行不通

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袁宇鸿、郭晏 文/图
2019-12-09 20:01
摘要

明目张胆地“傍名牌”, 做“内鬼”潜伏偷商业秘密,楼盘虚假宣传,无许可证生产化妆品……这些行为行不通!

明目张胆地“傍名牌”, 做“内鬼”潜伏偷商业秘密,楼盘虚假宣传,无许可证生产化妆品……这些行为行不通!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竞争公平有序”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把实现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奋斗目标,立足职能、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狠抓办案,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是最近查获的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

李鬼扮李逵原是山寨货

“傍名牌”查处没商量

一家公司敢明目张胆地“傍名牌”,损害某知名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结果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一举查获。近日,该光纤光缆公司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一行专程从湖北来深拜访,将一面印有“雷霆卫士公正执法”字样的锦旗赠给市市场稽查局价监公平处,感谢深圳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创造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案发:李逵遇到李鬼

今年6月,某知名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向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投诉称,深圳市某通信有限公司擅自使用其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混淆市场。

接到举报线索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立即在互联网搜索,寻找深圳市某通信有限公司的有关信息,发现该公司为了逃避检查,未直接制作公司官网宣传,而是通过“慧聪网”“环球贸易网”“中国供应商网”等第三方B2B平台宣传该公司生产、销售的“长飞”系列产品。

摸排:“云上稽查”突击检查

为了防止涉案公司从网站撤下违法宣传,市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迅速对该网站相关页面进行截图,并使用“云上稽查”平台予以固证。同时,执法人员对深圳市某通信有限公司进行了外围摸排,掌握了该公司经营地址、主要人员、涉案产品等信息。根据前期排查情况,执法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准备对该公司实施突击检查。

随后,市市场稽查局出动6名执法人员,对该公司实施突击检查,发现在其经营场所内,设有“长飞”光纤光缆等产品展示区,其对外销售的产品包装袋内附有“深圳市某通信有限公司”的《产品合格证》。此外,其对外签订的订单、《销售合同》、发票及公司员工名片等经营资料上,突出使用了“长飞”等字样。

处理:难逃法网立案查处

标)经查,该公司在权利人已是知名企业且其“长飞”商标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情况下,仍将“长飞”驰名商标作为其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因涉嫌实施混淆市场行为,该公司曾被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及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名称变更前,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但该公司不仅未变更公司名称,还继续通过“慧聪网”“环球贸易网”“中国供应商网”等第三方B2B贸易平台网站,宣传该公司生产、销售的“长飞”系列产品。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足以造成市场混淆,已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市市场稽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没款29.4万元。

经典案例二:

“内鬼”潜伏偷商业秘密

快速维权保护创新

在一家科技公司潜伏了5年多的“内鬼”,轻而易举探囊取物,窃取老东家的商业秘密另起炉灶。这家科技公司的商业秘密受到严重侵犯,大量客户流失。在这危急关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介入调查。在短短四个多月内,打败了取证难、认定难等“拦路虎”,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万元,并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

深圳拥有数万家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为科技创新企业带来巨大红利,科技创新企业也成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频发地带,当事人要维权主要走去法院打官司之路,诉讼时间短则两年,长则三五年。此案通过行政手段在数月内得到解决,大大降低了企业维权成本,更好地保护了创新。

潜伏5年偷“老东家”信息

2018年11月14日,深圳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生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先生,来到南山市场监督局稽查科。他心急火燎,急得声音都颤抖了。

王先生说,生命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27日,是一家专业服务于基础医学、生物研究领域16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用于进行动物实验专用脑立体定位仪、麻醉机、呼吸机等产品,公司目前在国内细分领域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超八成。公司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平均在18%以上,截止2018年底公司已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需待授权发明专利7项,公司正迈入发展快车道。

“没想到,这大好形势眼看就将被一个我们充分信任的人毁了。”王先生说,雷某2012年2月14日入职生命科技公司工作,与公司签署了《保密合同》、《劳动合同》、《任职文件》等文件。他先后在公司的重要部门担任产品部经理、拓展部经理,完全掌握了公司产品信息、客户信息等商业秘密。他说: “2017年7月,雷某从公司离职后成立另一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挖走三四名销售人员,大量使用我公司的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并使用了部分张图纸制成产品销售给我公司的合作客户。一时间,我们公司内外交困,人心惶惶。”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偿30万

如果这样不择手段走捷径的人不受到处罚,那还有谁能安心搞研发?执法人员于2018年12月13日前往当事人住所检查。雷某没想到“神兵天降”,当场吓破了胆,乖乖配合调查。

最终查明:雷某利用在生命科技公司任职工作的机会,于2016年至2017年期间用自己的账户登陆了公司系该统,截屏了其客户信息和供应商信息38541条,下载产品设计图纸 1559张;使用了60张脑立体定位仪设计图纸,20张小鼠及幼大鼠适配器图纸,制成产品后销售共产生销售金额27300元;据雷某供认,其员工李某利用公司的客户资料群发邮件后,公司的原客户有23家主动联系当事人公司购买了88139元的产品。 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雷某积极主动配合办案人员调查、取证。看到老东家,他不停地认错,并取得谅解。最终,雷某偷鸡不成蚀把米,与老东家达成赔偿30万元的协议。市场监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责令雷某停止违法行为,罚款10万元。生命科技公司逃过一劫,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为专案组公正执法及付出点赞。

经典案例三:

“性保健”产品传销全国

抓捕犯罪嫌疑人305人

4月2日,市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稽查局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以“性保健”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及传销的深圳市福道文化有限公司,抓捕犯罪嫌疑人305人,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该案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列为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典型案例,维护了公平竞争秩序。

据了解,该公司的“老总”连某是一名“95后”,初中未毕业。早年曾在几个培训机构做讲师,后突发奇想利用这方面的经验牟取不法利益,成立了深圳市福道文化有限公司,自2017年5月起,该公司开设“性福之道”在线课程,运营“福道文化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福道文化”app,通过使用学员个人形象和名义以及微信群聊天截图等方式宣传“性福之道”课程。

该公司通过在线付费学习的“幌子”,逐步建立起多层级传销模式,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发展了近2000名合伙人、会员,所有合伙人交费合计近1600万元,全部会员提成共计近900万元。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违法事实做出准确认定,并拟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600万元、罚款400万元、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随后于1月,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追究该团伙的刑事责任。

该团伙在被作出处罚后,转移到深圳市龙岗区继续进行违法活动。4月2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对该传销团伙进行突击抓捕,在该团伙位于龙岗区某大楼的窝点内,将该团伙头目及成员骨干一举抓捕归案,目标人物无一漏网,共抓获嫌疑人305名,缴获作案电脑、手机600余部,彻底打掉这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团伙。经公安机关初步核实,该团伙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全国涉案人员超7万人。

经典案例四:

交楼才发现“货不对板”

虚假宣传楼盘必严查

4月3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宝安局执法人员接到宝安区应急办反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一家商务中心现场,有群众聚集反映该房产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交楼才发现“货不对板”。执法人员前往对此案进行了查处。

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开发商销售时声称可以住人,我们参观的样板房也是间隔成两层,并装修成住宅的风格,但交楼时发现不能用于居住。”现场业主投诉开发商以虚假宣传的方式进行销售。

经调查,该楼盘共设置了5个样板房。其中,4栋405、406、407属于办公性质用途,该样板房隔成两层,装修成住家风格。经询问,开发商方面承认4栋405、406、407的样板房供购房者参观,开放时间一、两个月,期间共销售了含4栋405、406、407类似户型的共60套办公性质用房。

开发商方在接受执法人员询问调查中表述,4栋405、406、407是私人装修老板与当事人协商装修后作为后期承接装修业务展示用,但工作人员在楼盘销售过程中引导客户对上述房屋进行参观且未做任何仅作为装修业务展示的说明;同时上述房间房门上粘贴的告知牌:“非交楼标准——本示范单位为设计师创意空间示意,仅供购房者参考之用,不作为要约承诺,客户最终权益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为准。”,恰恰说明了上述样板房并非装修公司作品的展示,而是已经作为销售楼房的要约说明。

执法人员调查后认为,样板房门上“非交楼标准”的告知,对购房者或潜在购房者周知内容为交楼标准为毛坯房,交楼时不带这样的装修,而非让购房者意识到收房后不可参考样板房的家居式风格进行装修并居住使用。虽然工作人员与购房者签署了一份关于不得加梁加板进行搭建等内容的《购房风险提示》,但基于参观设置在销售房源的样板房先入为主的、直观的影响,购房者会更关注房产许可办公用途属性,而在收楼装修时不可实现的情形意识不足。同时,开发商通过宣传单张资料中称:“总价70余万做深圳房东,20-70平方米创变空间,一层空间,N层享受”,以及售楼中心大堂悬挂的宣传条幅“一层价格,双倍享受”等宣传用语表示以购买一层的价格可享受到2倍及以上的价值,对购房者起到了一个“搭建两层”的心理暗示作用。

开发商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作虚假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属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30万元。

经典案例五:

深圳全市半小时生活圈?

违法广告被遏制重罚

龙华区某楼盘涉嫌广告违法,进行不正当竞争。最近,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局执法人员联合龙华住建局执法人员前往查处。

经执法查明:7月5日,当事人委托广告有限公制作3块标有“约120㎡红山复式住宅,深圳全市半小时生活圈,4&6号双地铁枢纽”内容的展示板并放置在楼盘项目的营销中心C座接待室,用于该项目广告宣传使用。

当事人解释“约120㎡红山复式住宅”的含义为项目坐落在龙华红山片区,其所有的住宅单位约为120㎡二层复式住宅。执法人员认定,当事人发布的广告对住宅单位的面积未明确标注是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属于违反“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的广告违法行为。

当事人解释“深圳全市半小时生活圈”的含义是“根据百度地图到达深圳南山、福田、罗湖中心区所需要的时间均在半小时左右”。执法人员认定,当事人发布的广告属于“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的广告违法行为。

据调查,经高德地图查询项目距离深圳地铁4号线红山站步行最短距离为1.4公里,开车最短距离为4公里,且深圳地铁6号线是在建设中。当事人宣传“4&6号双地铁枢纽”属于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的广告违法行为。

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局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对当事人的广告违法行为处人民币9600元的罚款;对当事人的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处人民币30万元的罚款。共计309600元。

经典案例六:

无许可证生产化妆品

产品扣押并予以重罚

7月22日,市市场监管局坪山局执法人员到深圳一家化妆品公司检查,在该公司二楼发现大量未完成包装的遮瑕膏、包装纸盒、空瓶、美图丙烯画颜料和朱红等物品,同时发现现场堆放有沾满颜料的搅拌机、塑料桶/盆、灌装机。经初步核查,该公司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涉嫌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化妆品。执法人员对现场发现的涉案物品予以扣押处理。

执法查明,.当事人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生产遮瑕膏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当事人组织刷手在其网店进行刷单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该局决定作出处人民币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见习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通讯员 袁宇鸿、郭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