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当天上午,深圳第四个老年节大会隆重举行,深圳市第七届敬老月活动也正式启动。
针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已着手部署应对。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不仅造福老年人,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并强调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深圳反应迅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发展老年事业的大政方针。目前,深圳正在酝酿出台《深圳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条例》、《深圳市老年人社会优待办法》,从法律政策层面为发展老年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举办老年节和敬老月活动,有助于激发和强化人们的尊老敬老意识,促进老年事业健康发展。然而仅有节日或者活动月还不够,我们不仅要借助老年节与敬老月来建立全社会尊老敬老的仪式感,而且要以此为契机,从各个方面采取务实行动,持之以恒地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这些年来,深圳致力于完善养老政策与规划,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等,成绩有目共睹。
发展老年事业,全面关爱老人,深圳还需进一步加快步伐。虽然深圳是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市民平均年龄非常年轻,但必须看到,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由于深圳物质文化生活环境以及保健医疗条件比较优越,长寿老人也必然与日俱增,人口平均年龄也会不断增长。做好老年工作,应该未雨绸缪、规划在先。应将全市各个年龄段人口底数分门别类摸清,科学估算未来人口老龄化动态,加紧建设完善配套的养老工程及其设施。关爱服务老年人,还应从“大一统”模式向更具个性化与人性化方向转变。比如改造或者建设一批“适老化”住宅;再比如在老年人衣食住行诸方面拓展“私人订制”“量身定做”式服务。还有,加紧培养大量有志于从事老年服务的专业人才,以及从发达国家关爱老人的做法中学习取经,也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人人都有风华正茂,人人也必将走向衰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会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看到前行的希望。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