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开放和创新之路——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涌现鲜活实践成果
读特记者 秦绮蔚/文 周红声/图
2019-12-01 17:50

12月1日,为期两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讨会在深圳圆满收官。来自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珠三角地市、广东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知名企业和广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代表等共300余人,汇聚前海,热烈研讨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双区驱动”的强大合力。

此次研讨会由经济日报社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承办。与会代表除参加开幕式、主论坛和两个平行论坛之外,还参观考察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石、鹏城实验室、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等,实地感受深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和如火如荼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聚焦如何准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提出深化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全球方案,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东京说,稳定经济增长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坚持市场主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深度市场化,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让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认为,在供给侧改革中,对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周期和波动等市场干不了的事情,政府就需要进行弥补。

政策主线由需求管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新时代中国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分析指出。

“随着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将更进一步释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资本逻辑带来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难以解决,只有回到人民逻辑的轨道上,才能真正加以解决。

创新驱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突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张宇建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认为,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只有更多依靠技术、知识、人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重塑我国产业新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尤其要用好倒逼机制和窗口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建议,为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我国必须抢抓信息化时代的新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最终促进传统经济体系转向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当前中国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已经具备了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必备的经济产业基础,为新工业革命提供了基础的驱动力。当前,中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实现“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突破。

广东经济发展实践成果证明和丰富新思想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的广东经济发展实践不断证明和丰富新思想,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认为,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应该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广东GDP从2012年5.7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7万亿元,连续30年GDP排名全国第一。广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了“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促进就业九条”“外资十条”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抓住了“结构性”这个关键词,合理的提高环保、能耗等标准和要求,帮助企业转移、淘汰、提升落后产能,在“换转腾挪”中助推企业转型升级。2018年广东高端产业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在全国先进的行列。同时,以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在项目、投资和审批的关键环节发力,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出台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推进政府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跨部门数字资源整合,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目前,广东已简政放权承接了100多项国家改革试点,推出了800多项改革举措。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志强认为,广东聚焦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就业创业、民生福祉、生态环保等,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广东着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关注到,2018年广东广东市场主体总量达1146万户,稳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以华为、中兴、腾讯等企业为代表,以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为典型,众多细分领域的全球“单打冠军”引领“集群式”创新突破,形成了广东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都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华为2018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0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4.1%。

“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参加论坛的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深有体会:格力电器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号召,坚守实体经济的发展主线,聚精会神打造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高地,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通讯设备四大版块齐头并进,打造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累计拥有24项“国际领先”级技术、国内专利61052项,家用空调市场占有率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把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平台,不仅仅是为了深圳本身,而是强调其扩散效应,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荣誉教授郑永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杨丽君认为,深圳正在快速形成一个以高端技术和资本为核心的产业链,并且呈现出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中国需要很多个深圳这样的经济平台,“先行示范区”的意义在于深圳的经验可以为全国提供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可借鉴经验,更可以为单一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提供这方面的经验。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文 周红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