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坪山街道推动主题教育转化实在成果

读特记者 肖雄鹏
2019-11-25 13:32
摘要

坪山街道着力在“深调研、严整改、真落实”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在对准基层实际、回应群众需求、破解发展难题上发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坪山街道着力在“深调研、严整改、真落实”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在对准基层实际、回应群众需求、破解发展难题上发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 开展“深调研”走基层摸实情听意见

坚持“开门搞调研”,广泛深入基层和群众中,使调研和检视的过程成为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过程。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扣工作短板和群众关切问题,确定优化街道网格化管理、深化老年人服务等17个课题,为开展“深调研”定向定调。二是以“三力”用心用情调研。在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制度、“挂街联社包居进厂”行动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加快频率,以脚力、眼力、耳力“三力”实地走访、体察社情、倾听民意。截至目前,街道领导班子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调研、开展各类协调会252余次。三是同步推进调查研究与检视问题。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列好清单,设置意见箱、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对账销号,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累计检视出涉及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问题259个,推动解决城中村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226个。

二、 推动“严整改”解决基层痛点难点

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城市发展、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把“改”字贯穿始终,引导党员干部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干事创业的担当中,改出街道发展治理新篇章。一是抓重点项目攻坚。针对地铁征拆工作,将临时党组织建在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拆除建筑220多栋,确保地铁建设如期推进;此外主题教育还与治水提质、高风险火灾隐患整治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二是力促城区品质提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城中村“环境长”、“行走坪山”、街道、社区河长制等制度,发动1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坪山,志愿同行”,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营造全民创文的良好氛围;针对城中村脏乱差治理问题,在坪山社区实施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新跃升”项目,新增规划停车位40多个,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11个,美化社区宣传点20处,清租老旧房屋46户,建成社区绿色阳台风景带。三是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六和社区万科大东城花园片区率先探索党建引领“十方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目前已建立“十方共治”议事制度,开展常态化议事,并建立面对面联系群众、群众诉求快速反馈等工作机制,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力进一步激发;在各社区全面推行“党群议事会”项目,搭建社区党委主导、职能部门协同、群众自主参与协商共治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平台。目前,各社区“党群议事会”已形成常态化议事机制,累计开展主题议事活动12期,解决停车乱象等热点问题20余个。四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针对社区党委党委领导班子配备不齐的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启动社区党委委员补选程序,于10月中旬顺利完成委员补选工作,完善了组织架构,并着眼长远,制定后备党员干部储备计划,从源头上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 强化“真落实”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字当先,聚焦群众关心的小事、细事、烦心事改,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为民服务的情怀上,改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针对民生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建成六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打造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样板间”;建立“幸福家庭学院”,链接24个优质社会公益资源,为市民搭建共享、共乐、共学的服务平台,开展公益文化活动129场次,服务3.5万多人次。二是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六和社区万科大东城花园片区建成全区首个以老年人综合服务为主题的党群服务站,设立“长者暖心坊”、“长者食堂”、“老年大学”等多个功能室,推出公益课程和“爱心午餐”,量身定制健康服务,并组建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交友、参与社会服务,促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是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在全区首创“工作日午间及周六延时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的便民化政务服务机制,打造热心、真心、贴心“三心”窗口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向“零跑动”服务升级,目前受理业务5724件,服务2万余人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收到群众书写善美本点赞67份,锦旗1面。

坪山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工作场景

坪山街道商圈e家“义路同行”党员志愿服务队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