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论坛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主办,以"制度型开放与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社科院、广东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国内高校自贸区研究院和港澳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特别增加了"2018-2019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颁奖环节。前海公证处"跨境公证法律服务"获评十佳案例。
前海公证处在深圳市司法局指导下,在前海管理局支持下,立足公证服务职能,坚持创新发展。四年来,先后有10项公证服务创新入选"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法治创新成果案例",其中,两项创新成果被列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第三批可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一项创新获评"2018年度15项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前海公证处被授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制度创新实验室"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19年截至10月份,又先后推出6项新的公证创新服务举措。
前海公证处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现有党员16人,党员占比47.5%,现有公证员14人,党员公证员12人,占比85.7%,硕士公证员11人,占比78.6%,全处通过司法考试人员23人,占比67.6%,各项指标在全省公证机构中位居前列。该公证处规范内部服务流程,优化办证程序,公证效率领先全市。实行"中午不打烊、周末照常办",一周对外提供7天服务;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特殊社会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推出外事代办服务、绿色继承服务、遗嘱登记服务等,实现90%以上公证事项老百姓"最多跑一次"。拓展"一村居一公证"服务模式,今年8月上线"前海公证云会议平台"微信小程序,利用平台系统延展功能,积极服务社会基层治理工作,以村股份合作公司为抓手,签署顾问协议,全面顾问村集体、股东村民个人和家庭公证事务,协助清理股权并做好备案登记,为村居股份公司合作开发、换届选举、股权内部流转以及股东、村民的婚姻家庭继承等事务提供综合公证法律服务。
前海公证处积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参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大湾区知识产权公证能力提升项目",藉此提升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涉知识产权公证业务占前海公证处全部业务的四分之一。前海公证服务云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升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知识产权逐步形成"前端预防、中端流转、末端救济"全流程、全方位的公证保护。4年来,前海公证处累计办理涉知识产权公证万余件,主要是证据保全等涉知识产权保护救济类,其中,涉及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流转类的公证1747件。
前海公证处积极融入、主动服务自贸区、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设立"港澳专窗",为大湾区港澳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每年接收香港实习生到单位实习,让香港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大陆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开展公证参与前海法院司法辅助事务工作,截止今年10月,集中送达46568件次,协助保全案件2493件,协助在查控网发起财产查控指令2493次,参与调查取证案件176件,参与执行1898件(1500件终本案件),组织摇珠141件,分流司法调解案件128件,调解成功10件,服务前海司法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为自贸区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奉献力量。
延伸链接:
"2018-2019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分别是:大连(海关归类智能导航体系)、郑州(跨境电商助力优进优出)、上海(外商投资者保护的"上海实践")、南沙(对外开放清单指引)、横琴(跨境"信易+")、襄阳(容缺审批清单)、天津(飞机租赁资产境内外币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武汉(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前海(跨境公证法律服务)、重庆(建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片区。
编辑 周其丽